师从大家且多方建树的天才少年张宗燧字次新、君厚,1915年7月12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县的一个仕宦世家。他出身名门,是著名哲学家、政治活动家张东荪的次子。中学时的张宗燧受戴铁君先生启蒙,对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30年秋,年仅15岁的张宗燧考入...
不过,随着国军败退台湾省,原子弹计划不了了之,不过这份名单,还是让新中国注意到了,张宗燧在物理学领域的能力。1949年的张家人,可谓志得意满,父亲张东荪在北平解放有功,兄弟几人在各自领域也颇有声望,张宗燧在北大讲原子核物理,发表7篇关于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文章,他是卯足了劲要像父亲一样,为新中国...
总的来说,张宗燧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物理学事业和教育事业奋斗。他的学术成就和教学经验都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 张宗烨院士/文 20 世纪 50 年代,张宗燧兄妹 4 人合影(左起: 张宗颎、张宗燧、张宗烨、张宗炳) 张宗燧是我的二哥,他比我大差不多 20 岁。在我出生的那一年,他考取了英庚款去英国剑桥大学读博士了。我所知道的有关他小的时候的故事都是从父母的口中得到的。他在英国得...
中国物理学的辉煌历史中,有一个家庭闪耀着璀璨的光芒,他们是张家。父亲张东荪是北平解放的第一功臣,哥哥和弟弟都是博士,妹妹是院士。然而,他们的命运却注定了悲剧的结局。父亲被指控出卖国家机密,成为“叛国贼”,哥哥被捕入狱,弟弟自杀。这个家庭的光辉逐渐黯淡,最为遗憾的是,他们的一位成员,张宗燧,给...
张东荪是张宗燧的父亲,最后被说是“叛国贼”,而随后张宗燧的弟弟也自杀,家破人亡的张宗燧在离去后,却给国人留下了遗憾。其父亲张东荪为何被叫做叛国贼,张宗燧经历了什么,离去后为什么给国人留下了遗憾?父亲张东荪 张东荪的出身是一个很好的家庭,父亲是一个革命分子,对于张东荪的教育也是十分地开明。...
张宗燧张宗燧(1915年6月1日—1969年6月30日),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34年张宗燧毕业于清华大学;1938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及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及理论物理研究室主任兼中国科技大学教授等职...
张宗燧,这位来自浙江杭州的杰出人物,出生于1915年6月1日,于1969年6月30日不幸离世,享年54岁。他的学术生涯跨越了多个重要阶段。学术起步与贡献1940年至1945年,他在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担任教授,开始了他的教育事业。在此期间,他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才能得到了广泛认可。1948年,张宗燧返回祖国,继续在...
张宗燧先生是中国著名物理学家,国内最早从事统计物理和量子场论研究的科学家之一,第一位在英国剑桥大学开课的中国人。他的人生虽然短暂,却在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在张宗燧先生不平凡的学术生涯中,数位著名国际科学大师起到了极为重要的引领作用。文章较为详细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