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天启二年朝廷就给张居正平了反,但迟迟没有恢复张氏后裔的官职和俸禄。直到崇祯后期,大明国势倾危之时,皇帝才念及这位名臣的贡献,不仅恢复了其在世诸子的待遇,还将张家第四代的代表张同敞召为了中书舍人。此时的大明江山已是四处烽烟,张同敞入朝不久就被先后派遣到湖广、云贵等地,去筹措粮饷、调动援军。李...
张同敞瞋目戟手指向孔有德,冷笑道:“你当年跟随毛文龙将军镇守皮岛,被朝廷封为三品武将,如今国家将亡,我以为你早就为国尽忠了,谁知道竟然还活着?难道我见到的是鬼?”孔有德闻言暴跳如雷,派部下壮汉将张同敞按在地上捶打,当场打断了他一条手臂,打瞎了一只眼睛。张同敞大呼道:“叛国贼,速杀我!国士不可...
张同敞:忠诚与英勇的典范 1622年,张居正平反,其曾孙张同敞于1640年被任命为中书舍人,受崇祯皇帝之命前往湖广出差。完成任务后,张同敞在回京途中得知北京沦陷,崇祯帝自缢煤山。此时,南明唐王朱聿键发出征召,张同敞投奔唐王,受命前往湖南出差。然而,途中再次得知唐王被清兵俘获。张同敞转而投奔永历帝朱由榔,被任命为兵部侍郎...
《明朝名相张居正曾孙——抗清英雄张同敞》张同敞(?一1650年)男,汉族,字别山,湖北江陵人,明末抗清名臣,民族英雄,名相张居正曾孙,以荫补中书舍人。南明永历年间,任兵部侍郎、总督广西各路兵马兼督抗清军任务,又因其“诗文千言,援笔立就”永 - 《吾族籍原江右吉水
张同敞就义文言文翻译张同敞,字子明,河南洛阳人也。生而英伟,志节高远。明末世乱,天下扰攘,同敞愤然崛起,欲挽狂澜于既倒。时清兵入关,中原大乱,同敞遂招募义士,组织抗清队伍,誓死抵抗。 同敞素以忠勇著称,临战不惧,屡立奇功。曾率部击败清军,收复失地,百姓称颂。然清兵势大,同敞虽英勇,亦难敌强敌。清廷屡次招降,...
张同敞和钱邦艺以及郑逢元、杨乔然极力劝谏,认为这件事不可行,众人的商议才被阻止。戊子年,张同敞从偏僻的小路赶赴皇帝巡行所至之地,被升为詹事府正詹事。当时敌寇分几条路线攻打粤地,留守瞿式耜上疏推荐张同敞,说他通晓军事,能获得将士的信任。皇帝任命他为兵部左侍郎,掌管楚、粤两地的军队。当时军队疲弱,粮饷匮乏...
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润十一月十七日,桂林城北,南明文渊阁大学士瞿式耜慷慨赴死,与他一同遇难的还有名臣张居正的曾孙、时任兵部右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的张同敞。 张同敞,字别山,湖北江陵人,“少超隽,尚忠义”,长于诗赋和书法,善行草及八分书,以文才闻名于当地。
#明朝人物 张同敞(?-1650年), 字别山,湖北江陵人。大学士张居正之曾孙。[42]南明官员。张同敞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以武荫补锦衣卫,后改中书舍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奉诏至云南调兵,后转辗江南各地,欲为匡扶明室尽力 - 魏天明于20240111发布在抖音,已经
《临桂县志》记载:“国朝谥忠烈明兵部尚书张同敞墓在城东六里竹桥村。”并附录了有与张同敞墓园有关的诗文。其中有《刘宏基拜别山张先生墓诗四首》,摘其中两首如下。 其一 一杯浅土瘗忠魂, 化碧为磷血尚存; 成败那能窥国士, 死生端不负君恩。 楚辞湘浦悲同调, ...
张同敞执行完所有差事后,消息传来——北京已失陷,不久南京又陷落。这时,张同敞接到朱聿键(南明唐王,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孙)命令。朱聿键遂派张同敞往湖南抗击清军。他在途中,又获知汀州(由古地名长汀、连城、宁化、清流、归化、上杭、武平、永定八县组成,有“客家大本营”之称)陷落,整个中国,除西南一角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