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厝乡,隶属于福建省省南平市邵武市,地处邵武市东南部,东与洪墩镇接壤,东南与顺昌县大干镇为邻,西南与将乐县安仁乡相连,西邻大埠岗镇,北接拿口镇,行政区域面积139.51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张厝乡户籍人口为6761人。宋代时期,属仁荣乡。1961年12月,设立张厝公社。1984年12月,撤销张厝公社,成立张厝乡...
2024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3周年,为庆祝党的103周年华诞,张厝乡党委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地落实,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细,组织全乡党员干部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回顾党的光辉历程,讴歌党...
胸有成竹 —— 农家笋饼 小笋配干粮是明朝画家上官伯达观鸟时的口粮,后被世人工艺改良成为现在的笋饼,成为张厝的又一道美食。这道美食焦香酥脆、味道甘醇,健脾养胃。寓意着万事开头要有锲而不舍精神,不断创新发展方式,才能做到胸有成竹。 志在四方 —— 乡土咸糕 乡土咸...
张厝村隶属福建省泉州晋江市东石镇,位于东石镇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东与石菌为邻,西近潘山潘径,南面大海,北至梅峰村。海滩涂地总面积20008亩,截止2008年,全村人口550户,旅居海外侨胞1000多人。该村农作物有甘薯、花生、大豆等,小杂海有紫菜、海蛎、石蛎、挂蛎、花蛤、捕鱼等水产养殖。经济状况靠海为生。...
张厝村,古称“中舍村”,源于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张姓家族从南方航海而来,择此地定居,因此得名“张厝”。元末明初时期,王氏家族的奕钊公在躲避风浪时,从围头到达柯坑,后又抵达张厝。船破后,他用船板搭建临时草棚居住,选择在此地建造房屋定居,因此“中舍村”的名字得以流传。王氏家族...
张厝乡人民政府制定并组织实施村镇建设规划,部署重点工程建设,地方道路建设及公共设施,水利设施的管理,负责土地、林木、水等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岗位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2、协调好本乡与外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抓好招商引资,搞好商品流通,促进经济...
张厝村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宋代,那时它被称为安仁乡仁和里。在元、明、清时期,它属于十一都。到了民国33年(1944年),它则属于东石镇的石菌保中舍里。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张厝村隶属于东石区的潘径乡中舍村。1961年,它成为东石公社的张厝大队。到了1984年,它被改为东石镇的张厝村委会。...
张厝古民居位于大济镇垅溪村,溪尾张厝是垅溪村一个生产小组。当你走到仙游县242县道大济垅溪村路口,沿着水泥村道要去三会村经张厝门口,便可见到溪尾张氏古民居。 垅溪村张厝位于木兰溪中游大济镇溪段三会大桥东岸边100米处,该古民居始建于宋代嘉定1208—1224年间,当时是在仙游县城一...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关键在人才振兴。有了“三乡人”的加入,在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张厝乡将依托探索“三乡人”治理机制,不断完善经济发展,通过引导“归乡人”,招引“新乡人”,激励“原乡人”,努力构建乡村振兴人才链,聚力谱写张厝新篇章。 作者: 编辑:李丽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