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千帆:户籍改革是很难的,这么多年都说要改,形式上可能是改了,但户籍捆绑的实际利益没有根本改变。而且,户籍放开后确实会产生许多实际问题,加剧城市的交通拥挤、资源紧张,甚至推高房价。但是,能不能在户籍制度不变的情况下解决高考移民问题呢?我们的答案很简单,只要在全国实行统一录取标准,高考移民问题马上解决——...
10月8日,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等30位专家学者联名向国务院、教育部及北京、上海、广州三地的教育部门递交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建议方案》(以下简称《建议方案》),对随迁子女的认定条件、父母条件、政策落实时间等方面提出建议。“为了这份建议,我们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综合了随迁子女家长以及...
中新网11月28日电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会副会长张千帆今日做客中新网解读“异地高考”话题。张千帆认为,异地高考方案的制定,应让公众有一定的参与,可以向教育部门提出意见,而且相关信息公开以后不仅能够让这个方案制订得更好,更加合理,也更加容易为公民所接受。 针对近期有人认为政府部门在制订方案过程当中,...
张千帆:我们当然很关心考试标准统一对农村考生的实际影响,因为他们所受的基础教育本身就没有城市学生好,所以原则上大学招生录取应该更加照顾他们才对。有人认为标准统一反而对边远地区的考生更加不利,现在已经在照顾他们,不然说不定他们一个都进不了北大、清华。这种说法其实混淆了不同性质的问题。我们主张招生公平,主要...
比如,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在英国《金融时报》发文称,这一判决“是封杀历史研究的自由空间”。对此,学者们强调,北京市两级人民法院在个案诉讼中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反对,是国家机关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维护宪法尊严和保证宪法实施的具体体现,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民事侵权案件的裁判,更在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维护和彰显。
打破传统的法家研究范式,其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给法家翻案,从而走向另一个极端,而是为了以一种相对客观公允的方式重新把握法家思想,分析其中的优缺得失。不少学者就提出要在这一新的基础之上检视法家理论的内在缺陷。北京大学法学院张千帆教授从法学理论和人性的角度,分析了法家思想的困境。他认为法家思想虽有诸多优点...
3月末,张千帆在吉林辽源市费时两日,调查李桂荣上访一案。回京后撰写了一份《关于吉林辽源市老上访户李桂荣的初步调查报告》。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认真对待自己,把自己作为积极主动的公民而非消极被动的臣民,依法履行自己的道德和政治责任,一旦参与成为每个公民的习惯,中国社会的人格状态和生存环境会是完全另一种面貌...
张千帆:以尊严意识统合权利义务观念 没有谁会否认,这是一个“走向权利的时代”,改革三十年在本质上就是中国人的权利意识逐步觉醒的过程。但是作为一个“中庸”主义者,我自认为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一个度,即便权利也不例外;“权利”谈太多了,也会出问题。
北京大学教授、网络意见领袖之一张千帆发表《宪法保护危害轻微言论的自由》一文,一方面指出吴虹飞言论的非理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了吴虹飞的言论“并不足以构成清楚、可见和严重的社会危害,因而仍然处于宪法第35条的保护之下”。此文迅速在微博上传播和发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准确地夯实了法治边界的界标,法治的界标是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