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和简介:张充和(1914年5月17日——2015年6月17日),女,汉族,祖籍安徽合肥,出生于上海,教师。张充和是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其中数充和为最。其弟弟多是出自北大
译文前有张充和手书《文赋》原文,小字秀逸,不疾不徐,古意十足,是张充和女士一如既往的风格,落款为:“右陆士衡《文赋》一首,录为石湘学长兄,一九五二年五月二十五日充和试方于鲁一五八二年所制九子龙墨于柏克莱。” 在家信中,张充和曾多次致信大弟宗和提及这次书写,如1955...
张充和先生1914年出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曾师从朱谟钦、沈传芷、沈尹默等诸位名家,在书画、昆曲、诗词等领域均造诣极深。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白...
1949年至1959年,傅汉思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工作,张充和也任职该校东亚图书馆。1959年后,张充和也开始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讲授中国书法,直至1985年退休。张充和于2015年去世。今年是张充和诞辰110周年,如“一曲微茫度此生”所言,对于昆曲、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播贯穿了张充和一生。最近,“一生爱好是天然——...
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被誉为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2015年6月18日凌晨,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她在书法、昆曲、诗词方面的造诣,早在三十年代就曾在北大开班讲授,享誉一时。她的书法各体皆备...
这说的就是“张家四姐妹”,即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四姐妹所嫁皆为名人:老大元和嫁给昆曲名角顾传玠;老二允和嫁给语言文字学家周有光;老三兆和嫁了文学家沈从文。其中充和先生是姐妹中的老四,被称为“最后的闺秀”。张充和出身于安徽合肥的官宦世家。曾祖是晚清名臣张树声(淮军二号人物),祖父张华奎...
受古典文学的熏陶,长大后的张充和举止文雅、脱俗,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她工诗词,擅丹青,通音律,尤其擅长书法和昆曲,造诣极高。养祖母离世以后,16岁的张充和回到苏州,在父亲创办的学校——乐益女校上学。她和三个姐姐共同生活,还自办了文学社团水社。父亲是个昆曲迷,他经常把曲家请到家里教几个女儿拍曲。
张充和先生的书法,以小楷最为人激赏,高雅清明,隽秀朗畅。她笔下的书法,明显地与我们当代书法拉开了距离。当代书法崇尚艺术表现力,多以技巧、花样示人。而张充和先生的书法,只是优雅地写、随手地写,没有撼人的气势,没有刻意的表现,有的只是娴静、文气。所以,沈尹默曾以“明人学晋字”来评价她的书法。曾见过...
张充和,为中国传统文化而生,终其一生沉醉于中国古典艺术,精通诗词、书画、昆曲、音律,被誉为“中华文明最美好精致部分的活生生的化身”。1940年代,张充和与沈尹默夫妇合影 书法是张充和一生“两个主要的爱好”之一,从其五岁开始临帖学书,青年时期拜师沈尹默,一直到晚年坚持着每日临习古代碑帖不辍。自古所谓“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