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从申,书法造诣颇深,尤善于北碑及晋人书。他创作的《李玄静碑》以北碑风格书写行书,字体结构严谨,寓端正规整于自由中,笔画之间蕴含着晋人风格,展现出独特的书法之美。《李玄静碑》,刻工佳,字迹清晰,以宋拓本最为精美。张从申的书法风格简约、自然,既继承了李邕笔法,又将王羲之飘逸潇洒的气质融入其中。其...
张从申,唐吴郡人,乾元年间进士。曾官至长史,人称张司直。其主要活动于大历前后,工正、行书,宗法王羲之父子。其兄从师、从仪、从约亦皆工书,时号“张氏四龙”,他书艺最高。《李玄静碑》全称《唐茅山紫阳观玄静先生碑》,也称《茅山玄静碑》。唐代宗大历七年八月十四日立,位于江苏句容县茅山玉晨观,明...
张从申,活跃于唐中期,籍贯吴郡(今江苏苏州),在书法史上留下了深刻且独特的印记,是当时书法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唐中期,文化繁荣昌盛,书法艺术更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持续创新演变,楷书、行书、草书等各类书体争奇斗艳,众多书法大家纷纷崭露头角,将书法艺术推向一个个高峰。在这样一片艺术的沃土里,张从申深受...
盛唐楷书中独具晋人风韵的张从申《李玄静碑》高清图,韵味十足 《李玄靖碑》又称为《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全称《唐茅山此阳观玄静先生碑》。唐代宗大历七年八月十四日刻,由柳识撰,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碑石原在江苏句容玉晨观,明世宗明嘉靖三年毁于火,字共八百三十五,原碑行数已不可知。《李玄靖碑》记载...
此碑文记录的是唐大历年间,润州刺史萧定重修吴延陵季子庙的盛事。萧定为了纪念这一事件,特邀张从申书写碑文。张从申欣然应允,挥毫泼墨,将他对书法的深刻理解与对历史的敬畏之情融入其中。《改修吴延陵季子庙记》以其笔画沈峭、风格萧疏而著称。张从申的楷书结字缜密,笔画间透露出一种沉稳与大气,仿佛能穿越千年,...
俊劲朴拙——张从申行书《玄靖先生李含光碑》干净利落的用笔 唐代书法家众多,我们熟知的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李邕等都具有很高超的书法成就。还有一些留存作品不多、却为经典的书法家,张从申就是这样一位书法家。张从申的书法取“二王”之风,亦曾受欧阳询、颜真卿和李邕的影响,擅长楷书、草书等。今天...
张从申书法欣赏承袭右军书风,《李玄靖碑》为张书中最烜赫者。李玄靖碑书法,用笔爽利、遵劲,结构得《集王圣教序》。此碑笔意虽出自《圣教序》,然云其柔美三分,增其简劲三分。体稍疏隽,曲折顿宕,方峻中寓圆柔,严整中现婉丽,甚有欧阳询遗意。所谓干净利落,笔短意长,起落笔之处求之以方,以得遒...
【5】大理司直吴郡张从申书;李阳冰篆额。道门华阳,亦儒门洙泗,盖玄化振於 【6】此也。白日登昇有西汉茅氏兄弟;隐景遁化,有东晋许氏一门。袭明 【7】冲用,以阐道风,有梁贞白先生、唐玄静先生。开元中,元宗礼请尊师而问 【8】理化,对曰:“《道德经》,君王之师也。...
书碑者张从申(生卒年不详),唐吴郡人(今江苏苏州)。乾元年间(758—760)进士及第,主要活动时间在大历(166—779)前后。曾擢任大理司直,检校礼部员外郎,官至长史,人称张司直。以书法闻名,工正、行书。书法风格以宗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主。其兄从师、从仪、从约亦皆工书,时号...
张从申的古人评价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窦蒙《述书赋·注》的评价:张从申擅长正、行书,结字紧密,这在古代是前所未见的。窦蒙遗憾张从申学识和见识有限,接触的书法作品不多,主要学习了王羲之的风格。北宋黄伯思《东观余论》的评价:张从申的书法源头可追溯至王献之,笔意与李北海相仿,在当时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