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概况: 广济寺,京城“四大名寺”之一,始建于金代,被誉为“中国第一寺”。它位于西二环阜成门内大街,虽然规模不大,却藏有大量珍贵文物。寺庙虽看似“其貌不扬”,但拥有八百年历史,寺名由明宪宗所赐,孙中山先生曾在此演讲。自1953年起,这里便是中国佛教协会的所在地,堪称中国佛教的中心。 🌟寺庙布局...
北京•西城•弘慈广济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北侧,25号,西四地铁站B东北口步行200米,与北京•西城•妙应寺(白塔寺)相距800米。北京•西城•弘慈广济寺初名西刘村寺,始建于金代(公元1115~1234年)。元代改称报恩洪济寺,后毁于兵燹,殿宇无存。明代天顺元年(公元1457年)开始在原址重建...
历史知识> 弘慈寺 俗称大召寺。寺名。明万历八年(1580)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建于归化城,明廷命名弘慈寺。十三年三世达赖来蒙古,曾坐床于此。后为历代呼图克图坐床之寺。清代数次修建,为内蒙古地区著名佛寺之一。因寺内佛像由金银装修,又名银佛寺。
北京弘慈广济寺:千年古刹的华藏玄门 🌟 广济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金代,最初名为西刘村寺。到了元代,更名为报恩洪济寺,由万松行秀禅师担任住持,寺旁还保留着万松老人塔。明代时,宪宗朱见深在成化二年(1466年)下令更名为“弘慈广济寺”。清代时期,广济寺的名声更加响亮,顺治、康熙、乾隆等皇帝都曾亲自到访,留下...
位于呼和浩特市旧城南部的弘慈寺,建于明朝1580年,是这座城市最早的佛教寺庙,原名伊克召,意为“大庙”。它不仅是蒙古地区藏传佛教的重要活动中心,也是中国北方享有盛誉的佛教圣地,现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召寺在清代被赋予特殊地位,康熙皇帝曾在此停留数日,因此被定为“帝庙”。每年...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首明代诗人孟洋的《弘慈寺访罗侍御不遇》,一起感受那份寻访故人不遇的情怀。🌟原文欣赏:骑马出城郭,逍遥访所亲。 高林浮薄日,古寺入残春。 细细檐花静,嘤嘤谷鸟频。 风光助吟咏,发兴为谁新。🌿译文:我骑着马儿出城去,逍遥自在地去拜访我的亲友。
内蒙古这一寺庙,初名为弘慈寺,又因供奉银佛而被人称为银佛寺 大召寺,位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区南部,是一座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寺院。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代,最初名为弘慈寺,后更名为无量寺,因供奉银佛而被人称为银佛寺。这座寺庙不仅是呼和浩特最早建成的黄教寺院之一,同时也是蒙古地区具有广泛影响的...
在北京阜成门内大街有一座寺庙,名叫弘慈广济寺,这寺的名字是明代皇帝给赐的。但这座寺庙的最早年代可推到金代,那时还没有如今的北京城,这个位置在当时金中都的东北郊外,名叫西刘村,寺也因村得名西刘村寺,从名字来看寺庙规模应该不是很大。金被元所灭,随着元大都的修建,西刘村也被圈进城墙以内,...
北京的隐秘佛门净土:弘慈广济寺 坐落在北京心脏地带的弘慈广济寺,仿佛是一处与世隔绝的宁静绿洲。🌳🕊️ 寺门一关,外界的喧嚣顿时远去,取而代之的是内心的宁静与祥和。这里是我在北京的最爱,每当心情烦乱,我都会独自前来,寻觅片刻的宁静。🙏🌿 香炉里烟雾缭绕,古树挺拔,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