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自由说,是指弗洛姆人格理论中关于人与社会关系的主要学说。弗洛姆1941年在《逃避自由》中试图从文化的和社会的发展观点来考察人性。其中心思想:人脱离了动物界,便逐渐获得自我觉知、推理和想象的能力。随着生产力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获得更多的自由,但也更多地脱离自然。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新的自由与...
《逃避自由》(Escape from Freedom)是他在1941年出版的一本书籍,当时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战,法西斯极权威胁着全人类的共同命运。弗洛姆融合了弗洛伊德和马克思两位大师的思想,深刻地分析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人类对自由的复杂态度,以及法西斯主义产生...
埃里希-弗洛姆关于人类状况的理论,首先洞察到,自由本身有时会成为恐惧和焦虑的根源,迫使我们想方设法 "逃离自由"。 弗洛姆认为,专制主义、破坏性和自动服从,是我们试图应对,我们所恐惧的自由的三种方式。 自由被视为一个问题,这很令人惊讶,不是吗,我们为什么要 "逃避自由 "呢? 人们通常认为,自由一定是明确的好...
人的异化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弗洛姆从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结合的独特视角,对现代人异化的深层性质进行了揭示,并努力探索扬弃异化状态,实现真正自由,建立健全社会的途径。逃避自由是弗洛姆对人异化的心理机制的分析,也是他进一步阐发理论的基础。
摘 要:在“科学结合”弗洛伊德和马克思的理论学说基础上,弗洛姆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批判地揭示现代人面临的自由困境,探索人类实现自由的方法途径,分析逃避机制的形成过程与表现形式,形成了系统的逃避自由理论。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感,不仅对现代人追求自由发挥着理论指导作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人是喜欢逃避自由的动物。有一个叫“选择困境”的心理学理论,人们害怕选择的理由主要有两个:因为要为选择承担责任而焦虑;因为放弃了另外一种选择而担忧;虽然人人都有诸如饥、渴、性等某些需求,但是,引起人性格差异的那些冲动,如爱恨、贪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惧感官享乐等,都是社会进程的产物。人的...
来源:选译自同名著作(New York: Farrar & Rinehart,1941初版)第七章第1节“威权主义”,这本著作的标题更常被译为“逃避自由”,有多个译本。 放弃个体自我的独立性,是第一种逃避自由的机制,换言之,把自己和外界的人、物“熔”在一起,以获取个体自我缺乏...
《逃避自由》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埃里希•弗洛姆的著名作品,书中探讨了极权主义的社会心理根源,被誉为精神分析运用在社会学的不朽名著。 弗洛姆认为,要战胜极权主义势力,必须首先弄清楚极权主义者竭力逃避自由的原因。他在书中探索了历史进程中“人性”和“自由”概念不定变化的关系,深入...
直至最后,弗洛姆才推出权威主义性格的“施虐——受虐”心理是如何作用于希特勒与他的支持者身上。社会因素的突出让弗洛姆的理论成为有本之源,因而更有说服力。 自由与社会 弗洛姆在讨论自由为现代个体带来孤独与无助的结果时,指出了两个逃避方式:其一,投入权威主义的怀抱,其二,带有自我欺骗性自由意志下的机械性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