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名,鞘翅目,叶甲科。分布北起吉林,南抵台湾、海南、广东、广西,西面沿河北、山西西斜,到达四川、西藏的墨脱。寄主于玉米、谷子、薄荷、紫苏等。幼虫从靠近地面的茎部或地下茎基部钻入,造成幼苗枯萎或死亡。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5mm左右,头黑褐色,复眼发达黑色,触角11节丝状,基部4节黄褐色,余黑褐色。
昆虫名,属鞘翅目,叶甲科。长4.6-6.0mm。体长形,全身披短毛。头顶及小盾片黑色,触角1-3节颜色较浅,其余部分和上唇黑褐色;头的前半部,前胸和足黄褐色;鞘翅全绿色,有时带紫蓝色;中,后胸腹面及腹部黑色。识别特征 体长4.6-6.0mm。体长形,全身披短毛。头顶及小盾片黑色,触角1-3节颜色较浅,...
这种黑色有触角和脚的虫子可能是玉米异跗萤叶甲,俗名玉米旋心虫、黄米虫、钻心虫等。 玉米异跗萤叶甲的形态特征如下:成虫体长5mm左右,头黑褐色,复眼发达黑色,触角11节丝状,基部4节黄褐色,余黑褐色。前胸暗黄褐色,前缘色较浓,上生小刻点,无黑色斑纹。鞘翅翠绿色,具光泽。足暗黄色。腹部褐色。全体密生褐色细毛。
麦茎异跗萤叶甲的成虫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雌雄成虫的不同上。雌成虫体长为7—9mm,鞘翅呈现古铜色,后腹部伸长,其长度超过鞘翅的盖外;而雄成虫体长为6—7mm,头的前端为黄褐色,后部则为黑褐色,触角共有11节,呈现出鞭状形状。前胸背板为黄褐色,并带有3个黑色斑纹,其中间的一个较大。雄成虫的...
这种旋心异跗萤叶甲的体长在4.6-6.0毫米之间,具有长形的体型,全身覆盖着短毛。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十分显著。头部和小盾片呈现出黑色,触角的前1-3节颜色相对较浅,其余部分包括上唇则是黑褐色。头的前半部、前胸和足呈现出黄褐色。鞘翅的颜色则是全绿色,有时带有些许紫蓝色的调子。中、后胸腹面...
玉米异跗萤叶甲是一种小型昆虫,成虫的体长大约5毫米。它们的头部呈现出深沉的黑褐色,复眼为黑色,触角细长,由11节组成,其中前4节是黄褐色,其余部分则为黑褐色。前胸部分是暗黄褐色,边缘颜色较深,表面布满小刻点,没有黑色斑纹。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鞘翅,呈现出鲜艳的翠绿色,闪烁着光泽。足部...
麦茎异跗萤叶甲在华北地区属于一年生一代昆虫,其在地表约1厘米处越冬,直到翌年3月下旬小麦拔节时,开始孵化,4月上旬小麦拔节盛期进入卵孵化的高峰期。麦茎叶甲幼虫的为害高峰期主要在小麦拔节至孕穗期,而小麦孕穗初期幼虫开始化蛹。在小麦扬花、灌浆阶段,进入蛹羽化盛期。幼虫具有转株为害的习性,每...
旋心异跗萤叶甲,以其独特的拉丁名Apophylia flavovirens被科学界所认知,这是由Fairmaire在1878年首次描述的。这种昆虫属于生物界的高等层次,具体分类在动物界中的节肢动物门,进一步细分在昆虫纲,属于鞘翅目下的叶甲科。它们在生物分类学中占据着显著的位置,显示出其在昆虫王国中的独特地位。在地理分布...
俗名玉米旋心虫、黄米虫、钻心虫等,是与麦茎叶甲很近似的害虫。分布北起吉林,南抵台湾、海南、广东、广西,西面沿河北、山西西斜,到达四川、西藏的墨脱。 寄主 玉米、谷子、薄荷、紫苏等。 为害特点 幼虫从靠近地面的茎部或地下茎基部钻入,造成幼苗枯萎或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mm左右,头黑褐色,复眼发达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