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北征乌桓得胜班师,行军到海边,途经碣石山,登山观海,一时兴起写下《观沧海》。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抱负。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扫荡袁绍之子袁熙、袁尚残余势力,大胜而归。归途中踌躇满志,乐观自信,便写下一组诗,合为《步出夏门行》,描写了河朔一带的景物和风土人情,抒发了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龟虽寿》是《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章。课文译解龟虽寿【译文】灵异的神龟曹操虽然能活几千年,但它总还会有完结的时...
一、了解作者作品1.《观沧海》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当年的夏五月,曹操率军北征乌桓,七月出卢龙塞,九月大获全胜。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诗人登高望海,留下了这千古传颂的名篇。2.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近,都按调填词,但...
#写字是一种生活 #每天学习一点点 《观沧海》创作背景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的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创作的。公元207年,即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消除袁绍残部以及东北方乌桓的威胁,亲率大军北上进行了征伐。在这次北征中,大约在八月的一次大战里,曹操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成功地巩固了自己的后方,为次年挥戈南下、实现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