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中 元年 二年 三年 四年 公元 780年 781年 782年 783年 干支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大事记 建中元年(780年),唐用宰相杨炎的建议,开始施行两税法。建中二年(781年),唐成德节度使李宝臣病死,他的儿子李惟岳谋求袭位,唐德宗不允许,于是 李惟岳联合魏博节度使田悦等发起叛乱,引发四年之久的河北藩镇之...
三、实施过程:改革之路的艰辛与坚持 “两税法”的正式实施始于建中元年正月,唐德宗通过敕诏公布这一新税制。杨炎作为主要推动者,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他需要说服地方官员、教育农民,让大家理解并接受这一新制度。实施初期,地方官员对新税制的适应过程缓慢,农民对新政策的信任也需要时间来建立。然而,杨炎没有退缩,...
“建中元年,初定两税法,至今四十年。当时绢一匹为钱四千,米一斗为钱二百。税户输十千者,为绢二匹半而足。今绢一匹价不过八百,米一斗不过五十。税户之输十千者,为绢十二匹。” 上述材料意在说明两税法( )A. 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 赋税标准前后不一C. 削弱人身依附关系D. 加重人民生活负担 相关知识点: 试题...
建中元年(780年)正月,唐德宗下令正式实施两税法:“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两税法的实施扩大了税源,简化了手续,增加了财政收入,更重要的是为赋税制度确立了一个合理的新的征收标准。从此以后,征税标准开始从人丁转移到土地、资产。两税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演变的起点。万历六年(1578年),...
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推行,既增加了国家赋税收入,又削弱了大户的特权。它将当时各种捐税加以合并,简化了税制,以现居为定籍的办法,既有利于户籍整理,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两税法的基本原则是量出制入,即以大历十四年(779年)之垦田数为准,总计当时各种开支总数以定两税...
【试题参考答案】“建中元年,初定两税,至今四十年。当时绢一匹为钱四千,米一斗为钱两百。税户输十千者,为绢二匹半而足。今绢一匹价不过八百,米一斗不过五十。税产之输十千者,为绢十二匹。”上述材料意在说明两税法( ) ,组卷题库站
建中元年(780)初行两税法,派黜陟使到各地与观察使、刺史确定各州府征税总数,以及送使、留州的钱物和粮食数字,初步确定了中央和使、州各得赋税的份额。但由于不久就爆发了对藩镇的战争,各地节度使和州县多违法聚敛,有的不仅自己不按规定上交,还截留度支使由他州取得的上供钱帛。朱氵此之乱...
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农民归附政府户籍的数量激增。更多的小农在从事农业生产的同时开始兼营手工业和商业,部分失去土地的农民弃农经商,或靠佣工维持生计。这些现象反映了( ) A. 传统的经济结构逐渐瓦解 B. 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 C. 以庸代役促进农业商品化 D. 赋税政策调整活跃了经济 相关知识点: ...
(2024•河南三模)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宰相杨炎推行两税法,河朔三镇也实施了两税法的征税原则,保留了留州、留使、上供的税收分割原则。建中三年,既诛李惟忠,下诏易、定、深、赵、常、冀节度,观察管内百姓,除本道所用外者免除赋税徭役。据此可知,两税法的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