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左宗棠的廉洁有目共睹,有口皆碑,湖北巡抚胡林翼对人说他“一钱不私己,不独某信之,天下人亦皆信之也”。湘军统率曾国藩,也说他“毕竟是我辈中人”、“是真君子”、“是少有的廉将”。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要在不想腐上巩固提升,...
姚崇是唐朝名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姚崇心系百姓、为官清廉,他不允许家属干涉政事,更不允许子女依仗自己的权势胡作非为,终其一生,可谓“以不贪为宝”“以廉慎为师”。他为劝诫满朝文武兼对子孙晚辈,写下了“五诫”,告诫为官处世...
警廉的典故 关于警廉的典故,可追溯至中国古代吏治传统。历代贤明君主与清官廉吏,多以自律与严法约束官吏行为,形成独特廉政文化。相传东汉时期,庐江太守羊续为官清廉,某下属趁夜色送活鱼至府邸,羊续将鱼悬于庭院以示拒贿。此事载于《后汉书》,后世称“羊续悬鱼”,成为廉洁自律典范。 明代海瑞任淳安知县时,生活节俭...
公文常用引用廉政典故 目录 1.公仪休拒鱼2 2.房梁挂钱2 3.无功即有罪3 4.新鞋踩泥3 5.子罕辞宝4 6.灭官烛看家书4 7.以廉为宝(宋人献璞)5 8.陶母退鱼5 9.一贫如洗6 10.一钱太守6 11.二不尚书6 12.三汤巡抚6 13.四知太守7 14.留犊太守7 15.悬鱼太守7 16.饮马投钱7 17.郁林石8 18...
不贪为宝的典故不仅受到古人的推崇,还成为许多名士的座右铭。唐代名相姚崇就曾以此为警诫,写下“五诫,其中一篇《辞金诫》便开宗明义地指出:“辞金者,取其廉慎也。昔子罕辞玉,以不贪为宝;杨震辞金,以四知为慎。这两位古人的清洁行为,成为了后世的楷模。在这篇文章中,姚崇通过这两个典故强调了为官...
不贪为宝的典故,备受古人的推崇。唐代名相姚崇写有“五诫”,用五种事物来说明为官之道,其中有一篇《辞金诫》,开篇言:“辞金者,取其廉慎也。昔子罕辞玉,以不贪为宝;杨震辞金,以四知为慎。列前古之清洁,为将来之龟镜。”与子罕辞玉并举的是东汉杨震暮夜却金的典故。暮夜送...
以廉为宝 ……春秋时,宋国司城子罕清正廉洁,受人爱戴。有人得到一块宝玉,请人鉴定后拿去献给子罕,子罕拒不接受,说:“您以宝石为宝,而我以不贪为宝。如果我接受了您的玉,那我们俩就都失去了自我的宝物,倒不如我们各有其宝呢。”古人云,“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不仅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剖析几个经典的廉洁家风典故,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份关于廉洁家风的精神食粮,让这一美德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一、以廉为宝:子罕拒玉 春秋时期,宋国司城子罕以其清正廉洁、不贪不占而名扬天下。有一次,一位农夫在田间劳作时,意外发现了一块晶莹剔透的宝玉。他满心欢喜地将这块宝玉...
以廉为宝(宋人献璞)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 陶母退鱼 晋代名臣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