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巎巎身为生性豪放的西北族人,一旦进入象书法这样的中原“传统”艺术,便会产生新的内涵和特点,从而成为元、明代相关歷史夜空中数一数二的璀璨明星。王伯敏《中国美术通史》第七编〈元代美术〉第三章〈书法篆刻〉:“其(巎巎)书雄奇超迈,迥异於温柔醇厚的书风,体现了北方民族野旷刚毅的性格”。[61]除了书法外,...
因身居高位,康里巎巎生前所书楷书碑文数量较多,但相应楷书的墨迹本目前流传较少。康里巎巎的传世墨迹,以行草书居多。他的行书,基本上是二王谱系的用笔,可以明显看出受到《万岁通天帖》王氏家族墨迹的影响。他的行书代表作,有《题杜秋娘图卷》等。康里巎巎的草书,与元代其他书家(如赵孟睥鲜于枢、邓文原、...
元代书法家康里巎巎《跋赵孟瞰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赏析 此作品纵30.2厘米横161.3厘米,至正四年(1344年),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是康里巎巎对赵孟铢书《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的跋文,展现了其深厚的书法功底。元代书法家康里巎巎《行书题周朗绘跋杜秋娘图卷》赏析 此作品为手卷,纸本设色,行书,纵32.3厘...
元代康里巎巎《草书张旭笔法卷》也称《述笔法》,纸本,纵35.8厘米横329.6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作于至顺四年(1333年)完成,时年康里巎巎38岁。书卷中融合了张旭、怀素的草书风格,运笔喜用中锋且迅疾,锋正无臃滞,笔快不单薄,全卷笔画遒劲挺拔,圆劲清朗,极有神韵。元代书法家康里巎巎《谪龙说...
康里巎巎《草书临十七帖页》,纸本,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康里巎巎[náo](1295年-1345年),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蒙古族(康里部),元代著名书法家。康里巎巎的字既有很深的功力,又有劲健清新、纯净洒脱的神韵。从王字起家,又吸收醉素、张颠的狂放,孙过庭《书谱》的俊秀,形成个人风格:行笔迅捷,线条...
大--奉记帖(康里巎巎)(草) 大--张旭笔法(康里巎巎)(草) 大--三希堂法帖(康里巎巎)(草) 大--谪龙说卷(康里巎巎)(草) 复--宝贤堂集古法帖(康里巎巎)(草) 复--奉记帖(康里巎巎)(草) 复--临十七帖(康里巎巎)(草) 复--三希堂法帖(康里巎巎)(草) 复--谪龙说卷(康里...
康里巎巎,生于1295年,逝于1345年,字子山,号正斋、恕叟,这位元代蒙古族康里部书法家,自小便饱读群书,学识渊博。他历任多个要职,包括秘书监丞、礼部尚书、监群书内司、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兼修国史、知制诰、知经筵事等。康里巎巎的书法艺术造诣高深,与赵孟睥鲜于枢、邓文原齐名,被世人誉为“北巎南...
康里巎巎墨迹 事实上,由于康里巎巎生前身居高位,且对文人群体友善,因此他的书法,对于元代中晚期,以及明代初期、中期的书家,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明代吴门书派的中坚人物之一文征明,其行草书的结字和用笔,明显就有不少康里巎巎的影子。 我们今天学习和临写康里巎巎的法帖,并不是仅仅去临写他的传世墨迹,...
与赵孟钍于枢齐名的元代书法家康里巎巎尺牍欣赏,逐字手写释文 康里巎巎[náo](1295-1345)在元代的书法界很有名气,他与赵孟罨称为“北巎南赵”,尤其是行草书比较有自己的特色。这次分享的是文徵明及其两个儿子文彭、文嘉等编纂的《停云馆帖》中刊刻的康里巎巎的经典尺牍作品,文字较为清晰,我在学习过程...
《谪龙说》展现了王羲之的笔意,用笔精巧娴熟,线条圆润流畅,笔画的轻重和粗细极为分明,呈现出强烈的节奏感。尽管没有具体的年款,但从书写的风貌来看,这应该是康里巎巎书法成熟时期的作品。康里巎巎是书法艺术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书法风格既秉承传统,又有所突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