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牒 [ dù dié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dù dié ] 度牒是国家对于依法得到公度为僧尼者所发给的证明文件。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百科释义 报错 度牒是政府机构发给公度僧尼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而戒牒则是由僧官机构及传戒师签发给受戒僧尼以...
度牒含义解释 度牒[ dù dié ] ⒈ 旧时官府发给僧尼的证明身份的文件。也叫“戒牒” 英official permit to become a monk (nun) and join a monastery; 什么是度牒引证解释 ⒈ 僧道出家,由官府发给凭证,称之为“度牒”。唐宋时,官府可出售度牒,以充军政费用。 宋 高承 《事物纪原·道释科教·度牒》:“《...
【拼音】:dù dié 度牒的意思 度牒,是封建国家对于已经得到公度、成为僧尼者所发放的证明文件。这种证明文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私度僧尼,有效控制僧尼数量。度牒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但直到唐代其价值才凸显出来。度牒上通常详细记载了僧尼的原籍...
度牒,又称“祠部牒”,是朝廷发给合法出家者的证明书,俗称出家人的护照。 度牒制度的起源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当时政府对僧籍管理严格,北魏时僧人赴各地求学教化,按规定须持有各地方政府的证明文书,这虽只是临时性证明文件,但已具有度牒的实际效用。这一时期,由于朝廷尊佛重道,僧侣...
成语(Idiom):度牒 发音(Pronunciation):dù piě 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度量衡准确无误。 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度牒是一个古代的度量衡词语,用来形容度量衡准确无误。它源于古代商人在交易时使用的度牒(也称为度牍),度牒是一种用来测量货物数量和重量的标准。因此,度牒成语表示某件事情或某个人的度量...
度牒是国家对于依法得到公度为僧尼的所发给的证明文件(度是说度之入道),相当于“护照”、“身份证”。 度牒在唐代也称为祠部牒,都是绫素锦素钿轴(北宋用纸,南宋改用绢),上面详载僧尼的本籍、俗名、年龄、所属寺院、师名以及官署关系者的连署。僧尼持此度牒,不但有了明确的身份,可以得到政府的保障,同时还可以...
度牒是僧人的身份证明,最早在北魏时期就已出现。之所以出现度牒是由于僧道等出家人有免税的特权,所以有很多百姓为了逃避官府的赋税徭役纷纷遁入空门,名为出家,实为摆脱官府控制。而在古代农业社会,对于历朝统治者来说,多一个出家人,就意味着国家少了一个可承担赋税徭役的劳动力,并且僧众不事生产,如果不加以...
度牒和戒牒是古代佛教徒身份认证的重要文件。度牒是由政府机关颁发给僧尼,用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其颁发机构通常是尚书省下的祠部,因此也被称作祠部牒。在唐代,度牒多以绫素、锦素、钿轴制成,其形式与官吏任命状“纶诰”相似,至宋代一度改为纸制,至南宋又恢复为绫制。度牒上通常会详细记录...
度牒是官方发放给出家僧尼,用以证明其合法身份的凭证。戒牒则是由佛教僧官机构或者传戒师签发,证明受戒僧尼资格的凭证。在古代,度牒通常由尚书省的祠部签发,因此也称作祠部牒。度牒的材质在唐代通常是绫素、锦素或者钿轴,外观与官吏的任命状“纶诰”类似。宋代一度改用纸张制作,但南宋时期又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