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使,官名。度支本为户部的一司,唐中期以后特派大臣判度支,后来独立于户部之外,称度支使或称知度支事,或称勾当支使。与判户部及盐铁转运使合称三司。至五代后唐,合为一职,称三司使,宋初沿置,号为计相。太宗至真宗朝两度废三司,分为盐铁、度支、户部三部,复设度支使。咸平六年(公元1003年)又将三部...
度支使的意思 dùzhīshǐ 度支使 度支使拼音:dù zhī shǐ 度支使注音:ㄉㄨˋㄓㄕˇ 度支使五行:金火金 度支使含义解释 度支使 [ dù zhī shǐ ] ⒈ 官名。职掌财政收支。唐末以重臣兼领盐铁、度支、租庸。五代分置盐铁使、度支使、租庸使。宋有户部使、度支使、盐铁使,总领国内财赋,称...
度支使含义解释 度支使[dù zhī shǐ] 官名。职掌财政收支。唐末以重臣兼领盐铁、度支、租庸。五代分置盐铁使、度支使、租庸使。宋有户部使、度支使、盐铁使,总领国内财赋,称三司。度支使下设副使、判官,元丰更制后并废,事权仍归户部。参阅《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续通志·职官略四》。
度支使是官名。“度支”原意是量入为出。唐代官制规定,户部的度支司掌管国家的财政收支,郎中和员外郎分掌收入与支出,户部侍郎则检查押署帐目。开元时始用他官判度支。唐中叶,安史之乱后,以军事供应浩繁,而多以户部尚书、侍郎、或他官兼领度支事务,称度支使或判度支、知度支事。与盐铁使、判户部或户部使...
度支使 拼音dù zhī shǐ词典解释 官名。职掌财政收支。唐 末以重臣兼领盐铁、度支、租庸。 五代 分置盐铁使、度支使、租庸使。 宋 有户部使、度支使、盐铁使,总领国内财赋,称三司。度支使下设副使、判官, 元丰 更制后并废,事权仍归户部。参阅《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续通志·职官略四》...
成语(Idiom):度支使(dù zhī shǐ)发音(Pronunciation):dù zhī shǐ基本含义(Basic Meaning):度支使是指负责军队物资和军费的官员,也可以泛指负责财务事务的人。详细解释(Detailed Explanation):度支使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是指负责管理军队物资和军费的官员。这个词语的意义逐渐扩展到泛指负责财务事务的人。度支...
唐代由户部负责国家财政,户部尚书下有户部侍郎牵头负责,并有度支郎中、度支员外郎分别负责收入和支出。在地方州县,政府主官下属的六曹参军事负责具体的财政事务,其中户曹(司户)“掌户籍、计帐、道路、逆旅、婚田之事”,基本上对应着上头的户部各项职能。军队不归地方政府管理,边军负责钱粮的官员叫做“支度使...
词语度支使 释义dù/duó zhī shǐ 1.官名。职掌财政收支。唐末以重臣兼领盐铁﹑度支﹑租庸。五代分置盐铁使﹑度支使﹑租庸使。宋有户部使﹑度支使﹑盐铁使,总领国内财赋,称三司。度支使下设副使﹑判官,元丰更制后并废,事权仍归户部。参阅《唐会要.尚书省诸司下》﹑《续通志.职官略四》。
孔谦,魏州人,唐庄宗任他为度支使。孔谦为人殷勤机敏,而用心奸巧善于事奉人,唐庄宗和手下的人都很喜欢他。(孔谦)从年轻时就开始做官,擅长书法算术,很懂得搜刮聚集金钱粮食的事情。晋和梁在黄河边对抗十多年,大小百余次战斗,孔谦调拨供送军需物品,不曾缺乏,帮助完成唐庄宗的大业,孔谦出力最多,但老百姓也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