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底盘主要组件及功能 9 2.3 当前底盘设计技术发展 10 2.4 研究方向与方法综述 11 三、底盘设计理论与计算 12 3.1 底盘结构分析理论 12 3.2 底盘材料的选择与计算 13 3.3 底盘受力分析与优化 14 四、底盘零件设计 15 4.1 典型底盘设计案例研究 15 ...
新能源汽车的底盘设计有两种途径,一种是由传统底盘改制设计,尽可能地沿用原有设计,根据需要进行部分的改制工作,开发难度小、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并且能够与传统车共用平台,并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传统车的成熟零部件。但是考虑到公用性等,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受到的限制较多,...
这也是C2平台不如CD4平台的一个特点,就是CD4平台仅能应用在中型车或中大型车之上,而C2平台适用范围从小车到紧凑型,再到中型车,都可以适配,所以C2平台的用料和设计上,较CD4都会有更加明显的成本倾向。它下摆臂上有打孔偷轻,是明显的轻量化取向,但是林肯Z后轴就只有转向节是铝制,其余的杆系,包括副车架,...
所以轿车前轮的载重量变化幅度很小,这样其悬挂压缩变化幅度就更小,底盘设计低一些也能有足够的缓冲空间...
总的来说,奇瑞eQ1的底盘设计充分体现了其作为一辆新能源车型的特点:简单、高效且注重成本控制。这种设计使得该车能够快速投入生产并占领市场,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经济实惠且环保的出行选择。当然,这种设计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例如,手工焊接车架可能导致质量控制不稳定;车架的强度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充分验证;...
今天开始分享履带式底盘基本参数的理论设计。机械理论设计的过程,就是根据已知参数求解未知参数的过程。这个过程逻辑性越强,理论设计越严谨。 1.一切的参数从AGV小车设计重量开始: // 车辆重量 double G = 200f…
以某商用车底盘车架为例,介绍了基于变密度法的拓扑优化方法,应用商用有限元软件HyperWorks中的OptiStruct拓扑优化模块,通过优化过程迭代计算,对原始车架模型进行了轻量化设计,在优化过程中考虑了车架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静载荷和动载荷以及固有频率特性,在满足车架总成刚度、强度条...
起落架也高,视野往往更好,通过性高,但稳定性稍差。如果要同时有稳定性,那么随着车身高度的增加,轮胎必须要有更大的抓地力,也就是常说的摩擦力,其实很多所谓的SUV本质上还是轿车底盘,只是通过增加离地间隙来达到更好的通过性。而SUV大多是承载式车身,底盘承受不了太大的越野阻力,所以基本就是这样了不...
底盘布置是下车身布置的重要环节,也是平台选择的首要任务。在项目策划初期就要进行底盘的布置,为底盘设计提供输入。 1.1悬架结构型式和特点 汽车悬架按导向机构形式可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独立悬架的车轮通过各自的悬架和车架(或车身)相连,非独立悬架的左、右车辆装在一根整体轴上,再通过其悬架与车架(或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