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木孜,又称考姆兹,柯尔克孜族弹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等地。用整块杏木、柳木挖制,全长90厘米。琴头无饰,一侧置三轴。琴杆细长、无品。音箱宽20厘米,面板用松木,上部开直径1厘米圆形音孔,下置梨木琴码。天山南部的库木孜音箱扁平,呈葫芦形;帕米尔山区的库木孜音箱为长六方形,...
库木孜,又名考姆兹,是一种源自柯尔克孜族的传统弹弦乐器,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一带广为流传。这种乐器的独特制作工艺使其备受瞩目,主要由整块杏木或柳木精心挖制而成,其全长达到了90厘米。琴头设计简洁,仅一侧设置了三个轴。琴杆细长且无品,为演奏者提供了流畅的音色表现。音...
库木孜舞是柯尔克孜族的一种重要舞蹈形式,主要由库木孜弹唱时的即兴表演发展而来。以下是关于柯尔克孜族库木孜舞的详细解 流传地区:库木孜舞主要流传于南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邻近的多个县市柯尔克孜族聚居区。乐器介绍:“库木孜”是柯尔克孜族最普遍的民间乐器,木制拨弹乐器,一般由男性弹奏。与...
库木孜,是柯尔克孜族弹拨弦鸣 乐器。译名还有考木兹。流行于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 州阿图什、乌恰、阿克陶、阿合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等地。形制结构 库木孜外形与蒙古族古老的弹弦乐器火不思相似,但形制上与火不思已有了较大差异。民间传统的库木孜,用整块杏木挖制而成,使羊筋弦。特克斯...
《歌唱吧,我的库木孜》PPT 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天山之音 歌唱吧,我的库木孜 -.•民族概况 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在中国被称为柯尔克孜族,绝大部分居民使用柯尔克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有以来自于东欧平原地区的斯拉夫字母(国外),阿拉伯字母(国内)为基础的文字。有自己的语言,北疆的有些...
克尔克孜姑娘的库木孜情歌谈唱,库木孜,是柯尔克孜族弹拨弦鸣乐器。译名还有考木兹。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乌恰、阿克陶、阿合奇、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等地。库木孜与蒙古族的火不思同源,都是中国古代西北游牧民族人民创制的弹弦乐器,库木孜即火不思的谐音。相传西汉时期,王昭君嫁与...
柯尔克孜,一个古老的民族,生活在新疆西南部,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二千多年前,那时被称作“布鲁特”,意指高山居民。柯尔克孜人民能歌善舞,创造出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他们有弹弦乐器库木孜,拉弦乐器克亚克,气鸣乐器鹰骨笛,体鸣乐器铁簧、锣和钹等。在节日里,牧民和民间乐手聚在一起,举行库木孜演奏...
库木孜的演奏方式独特且多样化。演奏时,将琴身斜置于胸前,左手持琴颈按弦,右手用拇指、食指弹拨琴弦,或用五指轮奏。演奏库木孜的定弦方法因地区和所奏乐曲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例如,在阿图什、乌恰、阿克陶、演奏阿合奇等帕米尔山区,有七种定弦法,特点是外弦为高音、音高不变,中、内两弦随乐曲的...
现代库木孜,由共鸣箱、琴头、琴颈、弦轴、琴马和琴弦等部分构成。常使用杏木、桑木和白松制作,琴体全长厘米。共鸣箱扁而平,呈葫芦形,由面、背、框板胶合而成,面宽厘米。头、颈用一块木料制成,琴头无饰,弦槽后开,左侧置三个弦轴,琴颈细长,正面为按弦指板,不设品位。音箱背、侧板用杏木或桑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