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优序贯检验(optimal sequential test)是指两类错误概率分别不大于给定α和β的一切序贯检验中,所需观测次数(样本容量)N的数学期望EN最小的序贯检验。区分两个简单假设的序贯似然比检验是最优序贯检验。基本介绍 序贯检验(sequential test)是指基于序贯抽样观测结果,运用序贯分析方法的统计假设检验。区分两个统计假设...
②要了解序贯检验法,得先搞清楚它的基本工作流程。首先得确定原假设和备择假设,原假设可以理解为一种常规的、默认的情况,比如假设一种新研发的药物和现有的常用药物治疗效果一样,这就是原假设;备择假设就是和原假设相反的,像刚才说的新药,备择假设就是新药的治疗效果比现有药物好。 ③设定显著性水平α和检验力...
早期 都是等间距(fixed-time analyses)每次中期检验增加的样本量相等。 Haybittle检验(Haybittle-type procedures;1971),鼻祖,但没人用了。 Pocock成组序贯检验(Pocock GST;1977),中期检验的节点间样本量等距分布(如50,100,150;25%,50%,75%),是否接着收数据由Z值(标准分数,Z-value)决定。 O'Brian-Fleming G...
传统统计检验通常在数据收集完成后一次性分析,但这种方法可能造成样本浪费或决策滞后,分层序贯检验通过预设多个分析节点,允许研究者在每个阶段根据当前数据决定继续试验还是提前终止,从而提升研究效率。 这种方法的核心原理在于将整个研究过程划分为若干层级,每层对应一个数据收集阶段。在每个层级结束时,研究者根据累积数据...
序贯抽样检验指每次从批中抽取一个产品或一组产品,检验后按某一确定规则做出关于接收该批或拒收该批或再检验一个产品(或一组产品)的决定的抽样检验。分计数序贯抽样检验和计量序贯抽样检验。序贯抽样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45年提出的,1947年瓦尔德(A.Wald)作了理论分析。1975年韦瑟里尔(G.B.Wetherill)进一步加以完善...
序贯抽样检验方案(sequential sampling in-spection plans)一种抽样检验方案.是根据似然比原则制定的一种连续抽样检验方案. 当检验是破坏性的、或检验代价较大、或希望抽检量尽量减少时,常采用这种方案.它事先不规定抽取样本量,在抽取一个产品后一定要对产品批做出下列三个判断之一: 1.接收。 2.拒收。 3.再抽一...
这是一种序贯抽样方案,与固定抽样方案效果相同,但平均抽样量更节省。这个例子中,抽样数量是随机的,但有个上限20。例如,序贯概率比检验的抽样个数则没有上限。早在抽样检验领域,H.F.道奇和H.G.罗米格提出的二次抽样方案是序贯抽样的早期应用。1945年,C.施坦针对方差未知时估计和检验正态分布...
序贯抽样检验是华尔德提出的,对子样的容量不作事先规定,而是在抽检的过程中,根据前n次检验结果的概率来决定, 也就是说,一直到抽检第n个产品以前,由前面n-1个抽检的产品所得到的信息来作出判断,避免了事先规定子样容量而通常并未利用到子样的全部信息的更为有效的抽样检验方法。每次抽一个的...
序贯概率比检验是数理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其名称源出于亚伯拉罕·瓦尔德在1947年发表的一本同名著作,它研究的对象是所谓“序贯抽样方案”,及如何用这种抽样方案得到的样本去作统计推断。序贯抽样方案是指在抽样时,不事先规定总的抽样个数(观测或实验次数),而是先抽少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