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初期开始兴起的征韩论使得这一次战争也被称呼为征韩,但是在日韩合并以后因为朝鲜人也成为了日本国民,因而为了避免朝鲜征伐这一称呼带来的负面影响,取而代之的将第一次出兵称呼为文禄之役,第二次出兵称呼为庆长之役,合称文禄•庆长之役被作为固定的称呼沿袭了下来。此外也有朝鲜出兵、朝鲜战争、征韩之战等称呼,...
就在丰臣秀吉一统日本攫取大权前后,日本发动了一场对外侵略战争:文禄庆长之役,而在中国,这场战争有一个更为出名的名称——万历朝鲜战争! 万历朝鲜战争 就在日本安土桃山时代的后期,丰臣秀吉继承织田信长的遗志和资源,开启了一统日本的道路,先后平定织田家内部纷争与外部割据武装,充分运用政治、外交手腕一一降服诸战国...
文禄庆长之役是16世纪末期影响东亚格局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日本总共投入15万军队,可谓是发动举国之力,结果日本因丰臣秀吉的死去、日军的撤退而宣告失败。文禄庆长之役的失败,使得丰臣秀吉建立的政权二世而亡,而中国也因为同时期的万历三大征,使得国库空虚,加速了灭亡。结束乱世之后,本该修养生息的丰臣秀吉,为何...
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即日本庆长元年,日本再次侵略朝鲜,这即是庆长之役。明政府派兵部尚书邢蚧率军入朝,中朝两国军队紧密配合,连败日军。次年,在朝鲜南海海面的激烈决战中,日军绝大部分被歼。在这次战役中,明朝老将邓子龙和朝鲜民族英雄李舜臣并肩作战,壮烈牺牲,在两国友好关系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日本发动的战争...
明万历朝鲜战争,朝鲜称:壬辰祖國戰爭;韩国称:壬辰倭亂;日本称:文禄庆长之役,是指明朝主导的在1592年至1598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抗击倭寇的战争。历史学者称其一战奠定东亚300年格局。1591年正当我们的万历兄旷工的时候,我们的东亚邻居,丰臣秀吉在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土地分封不均的矛盾,在1591年5月...
公元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丁酉)二月,日本军队再次集结,约十二万人渡海进攻朝鲜,与滞留的两万日军一同深入其腹地。尽管日军锐气有所减退,疲态显现,但朝鲜军和明军的表现并未改善,一个月内,日军快速占领庆尚道和全罗道,导致多地损失惨重,如东莱、熊川、晋州等重要城镇再次失陷。壬辰年,尽管陆地作战...
在文禄元年(1592年),丰臣秀吉在天下初定之际,于九州名护屋坐镇,派遣庞大的十六万大军突袭朝鲜,意图借此进攻明朝,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为“文禄·庆长之役”,在朝鲜历史上则称为“壬辰倭乱”。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并非秀吉一时冲动,而是乱世之后的权力格局变动所致。众多割据势力被压制,庞大的军队无处...
因为日本发动战争始于1592年(日本文禄元年),终于1598年(日本庆长三年),战争因为中间的“中断”所以也分为了两个阶段,日本人把第一阶段称之为“文禄之役”,而第二阶段自然就是“庆长之役”。两者合起来,整场战争就命名为“文禄・庆长之役” 文禄・庆长之役 从朝鲜方面来说: 作为被侵略的朝鲜方面在当时还是一...
银定、歹成犯镇番,总兵官达云击败之。四月,蕴鉁等伏诛。五月,凤阳大风雨,毁陵殿神座。雷击圜丘望灯高杆。九月,昭和殿灾。京师地震。十一月,免淮阳被灾田租。十二月,免河南被灾田租。万历三十四年:三月,云南人杀税监杨荣,焚其尸。真定、顺德、广平、大名灾,蠲赈有差。四月,浚朱旺口河工成。五月,河套部犯...
文禄之役:战争初期日军进展顺利,很快攻占汉城和平壤,但其后遭到朝鲜军民的顽强抵抗和明朝援军的打击,在朝日军被迫求和。庆长之役:日军在海上初战告捷,但朝鲜重新起用李舜臣后,日本水军大败,陆上之战也节节败退。秀吉病死后日军撤回国内。这两次侵朝战争不仅给朝鲜人民带来巨大灾难,而且其巨额战费也是丰臣政权垮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