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碑文可知,此碑立于30年前——1992月10月1日,由七贤镇土屋庄村委会和市中区地名办公室兼制。碑文正面所刻内容为:明洪武元年(1368),周、薛两姓自直隶枣强迁来临崖挖土洞而居,故得村名“土屋庄”。照片背景上,是土屋庄常见的普通民房,青石起基,红砖墙体。老济南有很多句朗朗上口的地名民谣,起小从...
随我同行、庄庄有故事!位于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太清村的东太清宫,也叫天心宫,始建年月已无从考证,但从种种迹象应能看出为唐代所建 ,因大唐开国皇帝李渊尊称老子为始祖。(老子姓李名耳)古时候,在宫殿前面还有一块壮观的大石碑,历经战乱而破损,目 - 珍味人生于2024
图4:土屋庄的庄碑。当年,它立在村内街边的显著位置,默默地讲述着土屋庄的古老历史。从碑文可知,此碑立于30年前——1992月10月1日,由七贤镇土屋庄村委会和市中区地名办公室兼制。碑文正面所刻内容为:明洪武元年(1368),周、薛两姓自直隶枣强迁来临崖挖土洞而居,故得村名“土屋庄”。照片背景上,是土屋庄...
可见土屋庄知名度之高。 对于土屋庄的历史,1993年成书的《七贤镇志》所记载的内容与庄碑相合(上图),该记载中所提及的最早文献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历城县志》。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最早记载土屋庄的是上溯到明崇祯十三年(1640)《历城县志》: 注意看,崇祯《历城县志》在函山路十里河(村)时,是这么记述它...
十里河,在清代分为东、西十六里河两村,鉴于土屋庄正位于东十六里河东,庄碑上又说周、薛二姓乃土屋庄最早定居者,所以,这部历城县志上提及的周家土屋当指清代至今的土屋庄。 土屋庄拆迁后,照片上的土屋庄庄碑下落何方,如今在哪,请知情者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