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巧生不仅主持育成了多个能在生产上站住脚跟的优良品种,还在育种流程、技术和方法上提出一些独具特点的做法。他是国内较早倡导使用三交和复合杂交的少数育种专家之一,善于在亲本选配因材施教和后代处理中因地制宜。在庄巧生主持育成的品种中,有半数以上是采取三交方法育成的,包括“亥恩·亥德”“欧柔”“北京8 ...
庄巧生通过对“华北187”进行优中选优,于1961年选育出“北京5号”和“北京6号”这两个适合华北北部高、中产水平种植的、质优、适应密植栽培的优良冬小麦品种。△庄巧生在麦田现场作业随后,庄巧生又带领团队培育出“北京8号”,这是一个具有显著特点的小麦品种,不仅产量高,而且早熟、抗条锈病能力强、外观品质优良...
庄巧生还曾参与育种专家赵双宁 主持的“冬小麦育种专家系统”开发 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最后庄巧生在文章修改时 把自己从第一作者的位置调到最后一位 为了更好地培养相关人才 庄巧生将1995年获“何梁何利”奖时 所得的奖金10万元港币捐献出来 支持冬小麦育种...
庄巧生在麦田育种。中国农科院供图 从山村走向世界的农家孩子 1916年,庄巧生出生于福建闽侯县旗山南麓的一个小村庄,父亲漂泊海外,在一个偏僻的小岛上做小学教师,母亲在家务农。四岁时,庄巧生曾随家人短暂外出,和父亲一起生活了五年。1925年,庄巧生全家回到福州,父亲仍然教书养活一家人。 幼年的庄巧生,学习...
庄巧生 (1916.8.5—2022.5.8 ) 遗传育种学家,从事小麦育种与遗传研究。1916年8月出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庄巧生毕生从事小麦育种与遗传研究,主持育成“北京8号”“北京10号”和“丰抗8号”等10多个冬...
1971年,庄巧生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北京怀柔基点庙城小组蹲点。这里是怀柔小麦主产区,布有进行小麦品种试验的“北京8号”示范田。对“北京8号”,庄巧生倾注了深厚的情感。每天天一亮,年过半百的他就直奔小麦试验田,围着“北京8号”示范田转来转去,认真挑选单株,希望对它进行...
在麦田中工作的庄巧生 庄巧生积极探索改进育种方法,为推动新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做出重要贡献。他在育种技术和方法上提出一些独具特色的做法,在国内较早倡导和实践了三交和复合杂交育种方法。善于“因材施教”选配亲本,因地制宜处理杂交后代,在国内首次采用F2派生系统法简化操作程序,提前测产,为后期决选品系提供依据...
庄巧生院士因病逝世我国小麦遗传育种学科主要奠基人之一,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庄巧生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5月8日16时3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庄巧生毕生从事小麦遗传育种研究,带头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小麦遗传育种团队...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网站5月9日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庄巧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5月8日下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5岁。 庄巧生,1916年8月出生,福建闽侯人。193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