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乐篇”认为人生最大快乐就是可以养活性命,这就足矣;庄子对于快乐的看法,可总结为“至乐活身,至乐无乐”两个结论;在这里我用耳熟能详的一句成语来概括,那就是“知足常乐”。庄子把“道和人”紧密结合在一起,使“道”成为人生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他所关注的“道”是以人为核心,从人的生命,人的精...
庄子和惠子一同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儵鱼游得多么悠闲自在,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也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还是让我们返回开始的...
庄子和涸辙之鲋的故事 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家里毕竟贫穷,有一次他的家里已经断了粮,揭不开锅了,向来稳重的庄子也开始着急了,毕竟人不能饿着静静等候理想世界的到来,至少还得有点儿裹腹的食物以让自己能够生活下去不是。于是无奈之下,庄子就想去向自己的朋友监河侯借些粮食来周转接济一下。于是庄子就去找了自...
因此庄子对于惠子的性格和脾气是十分了解的,他在濠梁之上说出:“鱼之乐”,就是为了引出惠子的:“...
1.和光同尘,随俗而处 《道德经》中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之说。人属于群居动物,在群居生活里,学会成长与自我完善。以老子和庄子等道家的看法是,要学会“和光同尘”,即是随俗而处,不露锋芒。首先,我们要承认我们的世俗性和普遍性,而不是像光一样,高高在上。当你弯下腰、以谦卑...
不过今天要说的“相爱相杀”的主角,都是大男人,而且都是流芳千古的大人物,他们就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庄子和惠子。 说起庄子就不得不说惠子,说起惠子也不得不提一下庄子,这两位先贤的日常“互怼”,更让无数人津津乐道,绝对称得上最有学问的“相爱相杀”! 当初惠子落魄时回到了故乡宋国,遇到了同样混的...
后来惠子死了,庄子有天经过了他的墓地,忽然又想起了多年前那个濠梁上的辩论,虽然惠子这个人吧,平白扫人兴致,又爱胡搅蛮缠。可是每次同惠子掐架,掐赢了之后,趾高气扬地扫他一眼,真是痛快。这时候,庄子忽然明白了,这世上已经没有人再像惠子一样能和他互怼了。自己才华再出众,可终究是个没有对手...
庄子和耶稣,虽然他们有着截然不同的理念,但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那就是他们都对生命展现出了深切关怀与独到理解,二人可谓都是生命大师。当然,从生命的角度看,他们也具有根本性的不同,作为信仰者而言,耶稣是生命的创造者和救赎者,而庄子,只是我们世俗社会中对生命有深刻感悟的一位智者。接下来,我将结合对...
原来惠施讲臭椿无用的故事,竟然是为了挖苦讽刺庄子的。面对会师的挖苦讽刺,我们以为能言善辩的庄子一定会以牙还牙让他好看的时候。不料庄子却用灵活敏捷的黄鼠狼和。和身体庞大的牦牛做对比。牦牛没有黄鼠狼那么灵巧敏捷。也不会捕捉老鼠,但是牦牛真的没用吗?牦牛发起凶来,连狮子都对他畏惧三分。庄子没有直接说...
”庄子和惠子,就是那个时代最典型的“和而不同”的君子之交。惠施死后,庄子再无人如切如磋,失去了一半乐趣,便外出云游山水。有一天,心情抑郁的庄子在一处干枯的小溪里,看到两只鱼被困在河床,只能互相大口出气来取得一点湿气,以唾沫相互润湿,维持着生命。突然间,上游流下水来,溪流再度盈满,两只鱼儿欢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