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曰:“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今夫斄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译文 北海有一...
庄子认为鹏程万里、扶摇直上,看似逍遥,其实都有所依赖,都没有做到真正的逍遥。一旦时不我与,就无法成功。庄子理想的“逍遥”是“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意思是心灵顺应天地大道,不凭借任何外物而自由自在地在自然与社会中畅游。 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①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
一、逍遥游 什么是逍遥? 庄子明明白白的写出来了,那就是: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这句话是对全篇的总结,读懂这句话也就读懂了逍遥游。 整篇逍遥游中出场的人物中只有鲲鹏和藐… 西湖雨 庄子我读 内篇精要 晴川 品读《庄子》:虚静空明 “逍遥”、“齐物”、“无为”,在这个物欲横流、内卷到机械的...
本篇是《庄子》的代表篇目之一,充满奇特的想象和浪漫的色彩,寓说理于寓言和生动的比喻中,形成独特的风格。“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
“逍遥游”也是庄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全篇一再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在庄子的眼里,客观现实中的一事一物,包括人类本身都是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这就没有绝对的自由,要想无所依凭就得无己。因而他希望一切顺乎自然,超脱于现实...
庄子立言本意,谓古今世人无一得逍遥者,但被一个血肉之躯、为我所累,故汲汲求功求名,苦了一生,曾无一息之快活;且只执着形骸,此外更无别事,何曾知有大道哉。唯大而化之之圣人,忘我、忘功、忘名,超脱生死,而游大道之乡,故得广大逍遥自在,快乐无穷。此岂世之拘拘小知可能知哉!正若蜩鸠、斥鴳之笑鲲鹏也。
《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及译文《庄子》内篇·逍遥游原文及译文 作者:庄子及门徒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
【原文】惠子谓庄子曰:“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庄子曰:“夫子固拙于用大矣。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本丁解读:《逍遥游》作为《庄子》一书的开篇天马行空,构思宏大,跳出寻常人的眼界和思维。从鲲鹏的巨大不知其几千里,到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九万里,已然跳出地球大气层,太阳系不够大,进入了银河系。今天的飞机航行高度一般是万米,而2500年前的庄子凭想象力就到了九万里,还意淫了一把鹏的高空视角,...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译文 以下是《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的译文: 原文: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译文:在那北边的大海里呀,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这鲲可老大老大啦,到底有多大呢?不知道哇,好几千里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