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存与故居位于常州市马山埠。庄存与(1719-1788年),字方耕,号养恬,常州人。清代著名经学家,今文经学派(常州学派)首创者。他官至礼部左侍郎,提倡今文经学,发挥《公羊传》,宣扬《春秋》中的“微言大义”。所撰《春秋正辞》是常州学派的第一部著作。故居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清康熙年间(...
在常州市中心高楼林立的延陵西路北侧(今常州第一人民医院西南角),有处明万历年间留存下的老宅,他的主人便是经学中“常州学派”的创始人、常州庄氏家族的灵魂人物——庄存与。庄存与故居本名“宝砚堂”,乾隆十九年(1754)其弟庄培因高中状元,改称“状元第”。庄存与故居宅分东、西、中三路,原仪门正...
总之,《春秋正辞笺》是一部既能细致展现庄存与“《春秋》学”成就的好书,也是一部便于当代读者阅读、使用的“新书”(汉代刘向校雠中祕所藏,其杀青缮写的定本,皆谓“新书”,此取其义),值得关心庄氏、关心清代经学的读者手备一部。耳闻笺注者还有对于庄氏其他经学著作的整理,期待这些整理成果能早日面世!
庄存与,生于1719年,逝于1788年,字方耕,号养恬,是一位来自江南武进的清朝官吏,现今常州市的先贤。他在学术领域具有显著地位,是清代著名的经学家,特别是常州学派——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庄存与在官场上达到了礼部左侍郎的高位,他的学术生涯与官职紧密相连。他致力于推广今文经学,特别是对《公羊...
《庄存与尚书诗经学三种笺》包括清代著名经学家、常州学派首创者庄存与的《尚书既见》、《尚书说》和《毛诗说》三种著作,庄氏关于《诗》《书》二经的阐发说解,也全部见于此三书中。庄存与曾自称“生平于《诗》《书》之学最明”(庄绶甲《尚书既见跋》),可见三书在庄氏心目中较为得意。 与乾嘉长于...
🏡 常州庄存与的榜眼故居,位于白云溪北岸,是一处气势宏大的宅院,被称为“三元阁”。这座宅院临近马山埠,被誉为“状元第”。📜 庄存与是乾隆年间的殿试榜眼,曾担任翰林院编修,官至礼部右侍郎。他是一位经文经学家,而他的弟弟庄培在乾隆十九年成为状元,并担任福建学政。庄培因父亲去世而伤心过度,英年早逝...
庄存与常州学派的今文经研究风格,有别于拘守马融、郑玄古文经学的吴派、皖派和扬州学派,而呈现出兼容并包、经世致用、变通创新的常州特色。是对当时的学术主流朴学(考据学)的一种反拨。 庄存与对六经皆有涉猎,实学也大有造诣,并借经术文饰政论,提倡中国学问不能仅限于修身养性、作诗填词、消遣娱乐,也要关心国...
庄存与,出生于乾隆年间,以优异的成绩考中一甲第二名进士,被授予编修官职。他在官场中四次晋升,直至担任内阁学士。在二十一年的督直隶学政任上,他的考试严明,不允许考生作弊,这引起了满洲、蒙古考生的不满,御史汤世昌因此弹劾他。乾隆皇帝不满考生的放纵,亲自进行复试,并查出海成等考生携带...
庄存与是经学家,倡今文经学,研治《春秋》公羊学,与刘逢禄同为常州学派之始宗师。阮元称庄氏“于六经皆能阐抉奥旨,不专专为汉、宋笺注之学,而独得先圣微言大义于语言文字之外”。钱穆以为庄氏不重考据,而喜牵合比附汉儒异义可怪之论。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卒,年七十岁。著有《春秋正辞》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