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雅书院对岭南地区文化发展影响深远。其一,推动了广东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培养了大量改革人才;其二,藏书楼、刻书处等设施促进了地方文化传播,现存《广雅丛书》等文献仍具学术价值;其三,其“兼容并包”的办学思想为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历史借鉴,校园内保留的古建筑群亦成为研究晚清书院文化的重要实物...
广雅书院旧址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1号广雅中学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具有传统书院与西学学科相结合的书院,为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1887)创办。旧址现存建筑山长楼、冠冕楼及正面和左侧的曲流小桥、碑刻10方、部分后围墙和护院河等。2002年,广雅书院旧址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广雅书院旧址 ...
广雅书院旧址位于广州市荔湾区西湾路1号广雅中学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具有传统书院与西学学科相结合的书院,为两广总督张之洞于光绪十三年(1887)创办。旧址现存建筑山长楼、冠冕楼及正面和左侧的曲流小桥、碑刻10方、部分后围墙和护院河等。2002年,广雅书院旧址被广东省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雅书院旧址 广...
广雅书院条规亦称《广雅书院校规》、《广雅书院学规》。清光绪十五年(1889)十月订。对学制管理、课程设置以及学生课业、品行诸方面均有规定。分定居、尊师、分校、监察、分斋、恤远、给假、敦行、专业、日记、习礼、考核、听讲、课期、课题、给书、掌书、人役、门禁、限制、院规、守法、正习、附课、外课、...
广雅中学的前身,广雅书院,是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在1887年创立。这所书院的创立体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具备广博学识与端正品行的杰出人才。广雅书院的名称源于“广者大也,雅者正也”的深远寓意。书院不仅与湖北自强学堂、两湖书院、上海南洋公学齐名,被誉为当时的中国四大书院之一,还因其在...
广雅书院藏书目录,书名。清广东广雅书院院长廖延相就前院长朱一新初编目录续成,光绪二十七年(1901)广雅书局出版。分七卷,仿《四库》而有变通。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御制、敕撰诸书”;一人所撰而兼涉各部者,别出为杂著;合众人所撰而成一部者,别出为丛书。内容简介 书名之下,录有卷数、...
134年前,两广总督张之洞亲自选址,在羊城西面的源头村创办了广雅书院(如今的本部)。广雅的文脉自此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这次有幸受邀参观了广雅的花都校区,一踏入校园,就被其整洁的墙面和地面、错落有致的建筑、宽大的台阶、高耸的楼层以及色彩斑斓的桌椅所吸引。广雅的环境真是丰富多彩,能成为这里的学生,真是幸运至极...
历史地名> 广雅书院 在今广东广州市西村。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倡办。清光绪十四年(1888)建成。1901年改为两广大学堂,1903年改为两广高等学堂,后又改为广雅中学。书院由于历经兵燹,绝大多数建筑及文物已荡然无存。今仅存山长楼一座及残破不堪的濂溪先生祠。现今的冠冕楼是1935年黄麟书重建的。
广雅书院,我国近代著名书院之一,位于广州城西北,光绪十三年,由两广总督张之洞创办。张之洞是晚清政府颇具影响的封疆大吏,不仅成为近代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勇于改革我国传统教育的著名学者。 1869年,他在武昌创立经心书院;1873年,又在成都创建尊经书院;1882年,在太原创立令德书院。然而这些书院的教育内容,基本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