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窑的意思 分词 词语解释 ◎宋代瓷窑。 广窑的字义分解 广 拼音guǎng,ān,yǎn部首广总笔画3 广[ guǎng ]1.指面积、范围宽阔,与“狭”相对。如宽广。广博。广义。广漠。广袤(东西称“广”,南北称“袤”,指土地面积)。广厦。2.多。如大庭广众。3.扩大,扩充。如推广。广开言路。广 [ ān ]1.同...
广窑。宋南渡后建立,位于广东肇庆的阳江。胎质粗糙而呈褐色即灰色,所烧制的瓷器多为天蓝色,但不太均匀。釉厚的部位或呈靛蓝色,釉薄的部位或呈灰蓝色,无釉的部位所呈或为黄酱色,或为麻酱色。大多是模仿均窑器而没有红斑和蟹爪纹。这是与均窑不同的地方。广窑又称作泥均,因为它的胎骨是用乌泥制成,...
广窑,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它是宋朝南渡后,在广东肇庆阳江地区建立起来的瓷器工艺。广窑的胎质比较粗糙,呈现出一种灰褐色的色调,所烧制的瓷器大多呈现出天蓝色,不过颜色并不均匀。釉质较厚的地方会呈现出靛蓝色,而釉质较薄的地方则呈现出灰蓝色。没有釉质的地方,颜色可能是黄酱色,也可能是麻酱色。
1-1、明 广窑 灰白弦纹三足炉:高12.2cm、口径16.1cm。 1-2、明 广窑 灰白弦纹三足炉:高12.2cm、口径16.1cm。 1-3、明 广窑 灰白弦纹三足炉:高12.2cm、口径16.1cm。 2、明 广窑 灰青蟠螭三足炉:通高17.5cm、高15.3cm。口有窄边,口沿内侧有嵌槽,表示原有盖,现已佚。颈极短,圆硕腹,三柱形足...
石湾窑(广窑)石湾窑 所在地:广东佛山市石湾镇。始于:宋代。盛行于:明清两代 石湾窑在今广东佛山市石湾镇,明清著名民窑之一。以陶塑和建筑陶瓷著称。始于宋代(亦有一说始于唐),极盛于明清两代。石湾窑拥有众多国家级和省级的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保证了石湾窑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石湾窑的产品不仅具有...
广窑位于广东省肇庆阳江,故称“广窑”。宋南渡后所建,所出瓷器胎质粗糙而色褐。瓷器多为天蓝色,但涂釉不甚匀称,釉厚处或作靛蓝色,釉薄处或作灰蓝色,而无釉处呈黄酱色。
【广窑】没有相关谐音词 【开闭口音】 发音情况是闭口音、开口音、开口音、开口音既有开口音又有闭口音,开闭相结合,念起来张弛有度。 【声母韵母】 声母:g y 声母简评:【声母不同】声母分别为g、y声母不同的名字读起来有语音的区分度,读起来不同汉字之间的读音区分度高。
洗通体仿楸叶形,内外雕刻凹凸的叶脉,叶边堆贴4朵盛开的花,并刻出7枚花蕾。胎体厚重,釉层凝厚,深蓝色釉中渗化出葱白色雨点状花斑。此洗造型新颖,窑变花釉挥洒自如,卷曲的叶边仿佛被微风吹动,颇有天然韵致。尺寸 高6.7cm 长26.3cm 宽18.9cm 描述 石湾窑简称“广窑”,是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制作陶瓷的古...
从传世品来看,石湾窑仿钓釉陶瓷的釉色多为蓝中夹杂白、红、紫等多种颜色,绚丽多彩,斑驳陆离,独具特色。🏺 这件广窑窑变釉叶式洗不仅是明代陶瓷艺术的瑰宝,也是石湾窑烧造技艺的生动体现。它以自然为灵感,通过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釉色,展现出了古代匠人的智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