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说”所保护的并非物权客体,能够准确界定广播组织的贡献,且符合国际共识,并有利于新技术背景下广播组织的权益保护,是对广播组织权客体的正确认识。建议即将修改的《著作权法实施条例》明确广播组织权的客体为“载有节目的信号”,并对广播组织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进行限缩解释,以消除对广播组织权客体及权利体系的...
广播组织权则是指广播组织对自己播放的广播、电视节目的专有播放权,包括禁止未经许可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转播,以及禁止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等。它主要保护广播组织对自己编排和播放的节目信号的专有权利。 三、法律依据不同 广播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十条第十一项...
有学者认为,“只赋予广播组织禁止权,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保护版权人和表演者等相关权利人的利益”;“采用禁止性模式,授予广播组织的权利会小一些,不容易影响著作权人及其他邻接权人行使权利”;“广播电台、电视台在著作权法第47条项下的权利仅仅是一种消极的禁止性权利”,而“明确对于广播组织权的限制性规定”的...
1998年,WIPO下设的版权及相关权常设委员会(SCCR)着手制定并提出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保护广播组织条约》(《保护广播组织条约》)草案。然而与WIPO另外两个网络时代的版权国际条约[3]顺利缔结不同,由于各国对广播组织保护认识的分歧巨大,虽历经22载、数十次会议讨论、形成大量草案和提案文本,《保护广播组织条约》...
将著作权法中广播组织“有权禁止”的规定解释为广播组织权无许可权能的“防止侵害他人权利说”和“遵从国际条约说”均不能成立。前者不能说明为什么其他邻接权及演绎作品的著作权中均含许可权能,后者未能理解国际条约中“有权许可”“有权许可或禁止”“禁止”“有权禁止”等用语的法律效果。TRIPs协定保护广播组织的...
通常情况下,广播组织播放的节目包括以下两种: 第一,是由广播组织自行制作、传输的节目。 广播组织自行制作的节目,倘若构成著作权法所保护的作品,则其可以作为著作权人享受更高水平的保护,而不需要更为受限的邻接权来保护其权益;倘若该节目达不到著作权法对于作品的要求,则其...
一、认为广播组织权无许可权能的理由之辨 二、国际条约单独使用“禁止”和“有权禁止”的意义之辨 三、著作权法中广播组织权具有许可权能的正当性 将著作权法中广播组织“有权禁止”的规定解释为广播组织权无许可权能的“防止侵害他人权利说”和“遵从国...
播放权,亦称广播权,指通过无线电波、有线电视系统公开传播作品的权利。播放权体现了著作权人对作品传播的控制,它属于著作权人,不同于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播放组织的权利。一、广播权的特征如下:1、广播权主体是作品著作权人;2、广播权客体是作品,主要是文字作品,戏剧作品、音乐作品等。 广播电视组织的义务 广播电视...
侵害广播组织权纠纷 【释义】 广播组织权根据《著作权法》第47条的规定,是指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下列行为:(1)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转播;(2)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以及复制;(3)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
11月29日上午,网络环境下广播组织权利保护与创新发展专题研讨在贵州贵阳举办。该专题研讨是国家版权局第八届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的配套活动,由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广播电视版权委员会主办。来自国家版权局、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全国44家省市级广播电视台、企业单位的会员代表及特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