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广州珠江两岸停满了大小船只,几艘小舢板正从江面上驶过。不远处,江水中有一座小岛,那里就是海珠岛,岛上树木郁郁葱葱,有古建筑掩映其中。海珠岛原来这么美!当时的海珠岛上,有慈变寺和文溪祠。1931年,因广州城市不断发展,海珠岛被填埋,并与珠江北岸连成一片。如今的海珠岛位置,已经建起了高楼...
1930年,广州珠江两岸风貌。位于江心的小岛,就是海珠岛。当时的海珠岛,是一座小巧的公园。小岛距离江岸只有30米,有一座小桥连接。江边高楼林立,街道十分宽阔。到了1931年,广州修筑新堤时,炸平了露出地面的岩石,并将海珠岛填埋与北岸连成一片。后来,又在上面修路和建设楼宇。海珠岛,从此被埋于地下。这是30年...
🌄 广州的海珠岛,一个见证了广州历史变迁的地方。早在顺治四年,南明永历二年(1647年),海珠炮台就已建立,配备了20门火炮,守护着这片土地。🚀 1648年,李成栋反正归明,海珠石上的清军炮台变成了南明守军在珠江中的江防要塞。随着后来的明清广州之战,海珠石经历了无数的炮火洗礼。🛡️ 清将尚可喜占领广州后,...
于是,当代海珠岛的繁华图景徐徐展开:宝岗路商圈、江南西商圈、中大布匹商圈、滨江路商圈、琶洲商圈五大商圈渐次兴起;岛东端的琶洲富人区与西端清代的南华西富人区遥相呼应;广州塔耸立于岛北,望向主城新贵珠江新城;以中山大学为龙头,新港路沿线的科技中心正在形成;围绕万亩果园的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旅游中心方兴未...
海珠岛古称江南洲,位于广州中心城区的珠江南岸,四面环江,与越秀、天河隔江相望,全岛面积90.40平方千米、人口182万,被设立为海珠区,是中国一线城市中心城区最大的江心岛。岛内水网密布,生态湿地广阔,有广州“南肺”之称。01 海珠迭代史:从“河南睡城”到“中央科创区”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海珠还被称之...
这是1870年的广州海珠岛老照片,一些小舢板从旁边经过。当时的海珠岛上,有慈变寺和文溪祠,是广州的游览胜地。1931年,因为城市发展,海珠岛被填埋,并与珠江北岸连成一片。如今,人们在海珠岛上建楼筑路,已经完全变了模样。这座五层建筑,就是位于广州越秀山上的镇海楼。该楼始建于此楼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
珠江两岸的风景同样令人陶醉。1930年的海珠岛,小巧玲珑,与江岸仅隔30米之遥,一座小桥将其与陆地相连。岛上的绿植郁郁葱葱,与江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老街上的市井气息 广州的老街充满了市井气息。狭窄的街道铺着青石板,古色古香的建筑鳞次栉比。沿街的商店琳琅满目,熙熙攘攘的人们穿梭其中,仿佛能...
📣探索1929年广州的旧时光,这些珍贵的老照片带你领略那个时代的繁华与热闹!📌图一展示了当时的大马路,人流如织,车水马龙。🌊图二捕捉了珠江的美景,水波粼粼,景色宜人。🌳图三呈现了海珠公园的景象,特别是最后的海珠石影像,令人叹为观止。📸图四从空中俯瞰广州的街景,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城市风貌。🌧...
📸 这组老照片展示了19世纪20年代广州海珠岛的最后一批历史影像,拍摄时间大约在1929年6月前。海珠岛因岛上的海珠石而得名,传说中有一个外国商人偷走了一颗价值连城的珍珠,逃到广州准备出售。但由于这颗珍珠是无价之宝,其国家的人民得知后立即携带巨款来广州赎回。然而,当他们带着珍珠坐船回国时,珍珠突然飞起,坠...
彼时的海珠岛上,存有慈变寺与文溪祠。1931 年,鉴于广州城市持续演进,海珠岛被填埋,且与珠江北岸合为一体。现今于海珠岛所在之处,已然矗立起高楼大厦。往昔的小岛已难以找寻。这座清逸秀挺的古老佛塔,即为广州声名远扬的花塔,其塔下设有六榕寺。据史料所述,花塔兴建于梁朝大同三年(公元 537 年),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