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科直言》,儿科著作。又名《幼幼拍掌集成》。六卷。清.孟河撰。刊于1726年。卷一-二痘症;卷三痧症;卷四-六为儿科杂病及其方治。书名“直言”寓直言无隐之义,全书文字简要,说理明晰,有益后学,尤切应用。现存三种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导航...
幼科直言 书名。又名《幼幼指掌集成》。6卷。清·孟河撰。刊于1726年。卷1~2痘症;卷3痧症;卷4~6为儿科杂病及其方治。书名“直言”寓直言无隐之义,全书文字简明。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利金汤,中医方剂名。出自《幼科直言》卷五。具有清热分利之功效。主治小儿肺热流于小肠,小便撒血。组成 车前子、桑白皮、黄芩、黄连、归尾、怀牛膝、甘草梢、木通、红花。用法用量 加白果肉为引。功用 清热分利。主治 小儿肺热流于小肠,小便撒血。附方 名称:利金汤 组成:车前子、桑白皮、黄芩、黄连、归尾...
加减平胃散_幼科直言卷五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4 1.1. 组成:柴胡、厚朴、山楂肉、陈皮、甘草、神曲、青皮。 4 1.2. 功效:小儿潮热,内有宿食,气壮唇红作渴。 4 1.3. 来源:《幼科直言》卷五。 4 2. 双和散 4 2.1. 减:厚朴、山楂肉、陈皮、神曲、青皮 4 ...
葛根解肌汤_幼科直言卷二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4 1.1. 组成:干葛、防风、桔梗、前胡、薄荷、山楂肉、陈皮、甘草。 4 1.2. 功效:发热,值岁气时行,防其出痘,未见点,疑似之间者。 4 1.3. 来源:《幼科直言》卷二。 4 2. 桔梗甘草防风汤 4 2.1. 减:干葛、前胡、薄荷、山楂肉、陈皮 4 2.2. 组成...
粤语古典医药·幼科直言 5501:31 粤语古典医药·幼幼集 3301:37 粤语古典医药·幼幼集成 9101:29 粤语古典医药·幼幼集成枢要经验方 6801:26 粤语古典医药·幼幼新书 5301:48 粤语古典医药·余注伤寒论翼 6501:29 粤语古典医药·玉机微义 5502:24 粤语古典医药·玉梅华馆遗方 4501:14 粤语古典医药·玉楸药解 69...
分利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幼科直言》卷五。主治小儿赤白淋疾,痛不可忍者。组成 泽泻、猪苓、怀牛膝、车前子、归尾、黄芩、黄连、甘草梢、薄荷。用法用量 竹叶为引。主治 小儿赤白淋疾,痛不可忍者。文献摘要 《幼科直言》:“小儿淋疾,亦属肺经湿热流入下焦。有赤白二色,作痛者名有五种。然皆属于热。
凉肝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幼科直言》卷四。具有清热化痰,平肝熄风之功效。主治小儿热盛,烦躁作渴,抽搐。组成 石膏(煅),贝母,胆星,天麻,陈皮,甘草,枳壳,桔梗,红花,花粉。用法用量 生姜皮为引。兼服牛黄丸。功用 清热化痰,平肝熄风。主治 小儿热盛,烦躁作渴,抽搐。方义 方中煅石膏昧辛大寒清热...
补脾解毒饮_幼科直言卷一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6 1.1. 组成:苡仁、当归、扁豆、僵蚕、黄芩、川贝母、陈皮、白芍(酒炒)、银花、甘草、牛蒡子。 6 1.2. 功效:痘后元气虚弱,而有余毒,周身作肿,或兼腹胀而喘者。 6 1.3. 来源:《幼科直言》卷一。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