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英团 [ píng yīng tuá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píng yīng tuán ] 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军于 年 道光二十一年 月攻陷泥城﹑四方炮台,炮击广州。清将奕山乞和,订立《广州和约》。英军四出抢掠,三元里一带人民奋起反击,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当时人民武装曾竖立'...
三元里平英团遗址(Sanyuanli Pingyingtuan Site),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北郊三元里村北面的三元古庙。此遗址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三元里人民抗英誓师的地方。三元古庙建于清康熙年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被英法侵略军焚毁。现址是清咸丰十年(1860年)三元里村民众集资重建的,后人称为平英团旧址。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
三元里平英团遗址属于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园中路34号,因位列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类001号,故而被称为“国保一号”。 三元里平英团遗址历史事件 时间回溯到1841年,那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鸦片战争爆发后,英军凭借坚船利炮,肆意侵犯中国领土,广州城也未能幸免。英军占领广州城...
平英团的解释 鸦片战争中, 英国 侵略军于1841年( 道光 二十一年)5月攻陷 泥城 、 四方 炮台,炮击 广州 。 清 将 奕山 乞和,订立《广州和约》。 英 军四出抢掠, 三元里 一带人民奋起反击,表现了 中国 人民反抗侵略、 坚强不屈 的 斗争 精神 。当时人民武装曾竖立“平英团”大旗。
这些行为激起了三元里民众的愤怒,他们自发组成“平英团”进行反抗。💥5月30日,平英团在山脚下集结,与英军展开激战。他们打起了游击战,且战且退,聚合反攻,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在雨中,英军因燧发枪哑火而无法射击,三元里的勇士们赤身上前肉搏,最终击退了英军。
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孕育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文化遗产。作为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三元里平英团旧址承载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1840年,英国入侵中国,开启了近代史的篇章。而1841年的三元里平英团抗英斗争,则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反抗外来侵略的重要事件。这一历史事件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抵抗精神...
平英团的意思: 【词语】: 平英团 平的词语 【拼音】: pínɡ yīnɡ tuán 【解释】: 鸦片战争中,广州和厦门人民的抗英武装。由于清政府实行投降政策,英国侵略军于1841年5月和9月,先后侵占了广州和厦门。广州三元里和厦门等地人民自发组织平英团,与敌人展开英勇战斗,严惩了侵略者,表现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坚强不...
1961年3月,国务院正式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就是位于广州市广园路三元里村北面的清广州三元里平英团旧址。这个历史遗迹的规模宏大,宽11.38米,深20.88米,包括头门、香亭、正殿、西廊和偏殿。其建筑特色鲜明,采用青砖石脚和硬山顶的砖木结构,脊部装饰有琉璃鳌鱼宝珠。墙壁上绘有生动的...
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抗英大街145号三元古庙,是1841年鸦片战争中三元里人民誓师抗英的地方。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三元里抗英是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1961年3月4日,三元里平英团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类文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