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即坐落于平原地区的城池。战国时代以前,日本的城池多为山城,但由于平原地形从各方面条件来说几乎都由于山地,因而也有修筑在平原上的城池。这些平城通常利用河流作为天然屏障,再加筑土质工事和壕沟加强防御。在镰仓时代初期至南北朝时代,平城还只是简单的修筑土墙和开挖壕沟围出一块地。当时武士居住的平城被称作...
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于天兴元年(公元398年)七月迁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共建都于此97年之久,前后经历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文成帝、献文帝、孝文帝共六位皇帝,成为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战国时期大同城始建制,西汉置平城县,属雁门郡。2018年2月,撤销大同市城区,设立大同市平城区。境内有京包、同蒲铁路,京大、二广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并贯穿。平城区荣获2014年度“国家智慧城市创建试点”等国家级荣誉称号。平城区有上下华严寺、善化寺、九龙壁、明代古城墙、法华寺、鼓楼、朝阳寺、清真寺等名胜...
今山西大同市古称。1949年5月1日和平解放,析大同城、郊置大同市,隶属察哈尔省,大同市分5个区。西汉置 汉初置平城县(治所今大同西北二十八里),为雁门郡东部都尉治。东汉献帝建安未年,平城县被废。三国魏在今代县东25公里复置平城县,属新兴郡。曹魏黄初元年(220年)属雁门郡。北魏天兴元年(398)北魏...
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大同市,在自然地理中处于一个微妙的位置。从下面几幅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到,大同位于(1)400毫米年降水量线经过大同附近。近日华北的暴雨,就没有越过太行山;(2)温带草原区域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的交界线附近;(3)海河流域的西北端,紧邻海河流域、黄河流域、内蒙古内流区的分界线。这...
北魏平城明堂内部已开设北朝艺术博物馆,为大同市博物馆分馆之一,是全国唯一一家以北朝文物为专题的博物馆。展览以“北朝风韵”为主题,共设7个单元,以文化艺术形式分类,展出石雕、陶塑、青铜、陶瓷、碑铭和绘画等精品文物1100多件(套),不仅全面再现了北朝社会历史文化...
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考古发现,平城指的是今天的山西省大同市。大同市位于山西省的北部,是山西省的第二大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同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大同市之所以被称为平城,是因为在北魏时期,该地区被命名为“平城”,意为“平坦的...
北魏平城是在汉朝的平城县之基础扩建而成,共建都于此九十多年,前后经历献文帝、孝文帝等共六位皇帝,是当时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魏所处时代,正是五胡纷纷进入内地的民族大融合时期。鲜卑人从拓跋珪开国北魏,经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文成帝拓跋濬、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拓跋宏等数代皇帝的相继治理...
大同市博物馆的“魏都平城”常设展,帮我们把时针拨回公元477年——“太和新政”开启之年,与身份迥异的东晋遗民、凉州大户和鲜卑王子在街头相遇,听这三位历史人物讲述平城的今生前世。01 东晋皇族司马金龙 司马金龙是东晋皇族之后,其父司马楚之本系晋宗室,因刘裕篡位诛杀司马氏,不得不投奔北魏。司马楚之北奔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