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我国明万历时期,大乐律家朱载堉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写成《律吕精义》一书,在世界上第一次阐明了“十二平均律”。这是律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早从汉代起,我国的琵琶一类乐器,一直在实践上使用某种平均律。朱载堉既博又精,数理兼通。他考虑到律学理论既要满足旋宫转调的需要,又不能律数过多,便于乐器制...
在中国音乐史上,明代科学家朱载堉以其卓越的数学和律学成就,创造了一种名为“新法密律”的乐律计算方法。这一方法最初见于他的著作《律历融通》,解决了历代律算学家一直困扰的“黄钟不能还原”的问题。朱载堉利用开方法来计算律的长度,使得十二律间的音程达到了严格的均匀性。朱载堉的方法与传统的三分损益法...
菠菜锦鲤创建的收藏夹乐理内容:下集:十二平均律和纯律有啥不同?硬核科普乐律历史和知识,如果您对当前收藏夹内容感兴趣点击“收藏”可转入个人收藏夹方便浏览
古代乐律从“三分损益法”到“十二平均律”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三分损益法的诞生:起源:最早可追溯到黄帝时代,由伶伦通过凤凰启示而创制。特点:以简单易算的五度相生律著称,奠定了我国乐律的基础。应用:五声音阶,通过三分损益的方式确定音高。十二律的出现:时间:战国到公元前3世纪。内容...
古代乐律的发展,从“三分损益法”到“十二平均律”,是一部渐进且富有创新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黄帝时代的律制,通过伶伦的凤凰启示,诞生了五声音阶的“三分损益法”,以简单易算的五度相生律著称,奠定了我国乐律的基础。随着乐器发展和音乐实践的需求,战国到公元前3世纪,音阶增加至十二律,即“...
十二平均律是指将八度的音程(一倍频程)按频率等比例地分成十二等份,每一等份称为一个半音即小二度...
百度试题 题目87 . 十二平均律是由我国哪位乐律学家先计算出来的 A. 肖邦 B. 朱载堉 C. 巴赫 D. 莫扎特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B.朱载堉 反馈 收藏
百度试题 题目在中国提出十二平均律理论的乐律学家是___。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朱载堉 反馈 收藏
潮州乐律不是七平均律·陈威·郑诗 教建国以来,不少学者对潮州乐律产生 了浓 厚兴趣潮州籍音乐 工作者接触潮州音乐(从感性知识 至 理论)有3 0 一4 0 年后的看 法来 共 同研讨首先度 相生律纯律这是七平均律家曾给潮州音乐的乐律下 了结论论 刊物发表了不少或认定潮州音乐是七 平均律提 出质疑我们的...
所属专辑:中国古代乐律学发展 猜你喜欢 4841 崔梓堉的主播档案 by:福瑞豆豆爱悦读 1204 穆兰、王子璇:《乡饮诗乐》,据朱载堉《乐律全书》 by:新风雅书院 1539 清明梦频率波 by:AUM___ 6万 2020法考民诉戴鹏(证据证明新法 by:加油法考必过 5.6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