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卢龙概念使用十分混乱,或称幽州,或称幽州卢龙,或称卢龙,名异而实同。这极易与辽西地区的卢龙节度使造成混淆,为了加以区别,幽州节度使(或称幽州、卢龙节度使)可称为广义的卢龙节度使。辽西地区继平卢而设的节镇可称为狭义的卢龙节度使。3、幽州节度使与卢龙节度使为何同城办公?幽州镇衙署在幽...
不过,平卢节度使下属各军,除一部分人马在安禄山起兵叛乱时便追随平卢兵马使史思明加入了叛军外,其余大多数将士依然忠于朝廷。吕知诲接受伪职后不久,“性忠谨,为军人所信”的平卢游奕使刘客奴,便联合平卢先锋使董秦等将士起兵诛杀了吕知诲,并与安东都护府大将王玄志互通声气。朝廷听闻刘客奴反正的消息后,也很...
平卢 汉语词典> 平卢 唐方镇名。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升平卢军使置,为玄宗时九节度使之一。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市)。领平卢、卢龙二军、榆关守捉、安东都护府及营、辽、燕三州,相当今河北滦河下游以东,辽宁大凌河以西地区。天宝二年(743年)移治辽西故城(今辽宁义县东南)。安禄山反唐,即以此为根据地之一。至德二...
平卢,指的是唐朝时期的一个地名,位置位于今天的山西省忻州市左云县一带。平卢在唐朝时是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平卢地区在唐初属于北周的北 land,隋唐时期被划归为吕梁道的一部分。因其地势平坦而得名平卢,平卢地区的东部靠近汾河,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农业发达。同时,平卢地区也是一个交通...
淄青节度使,也称平卢节度使、平卢淄青节度使,是唐朝在今山东地区设置的节度使。 起初统有青、淄、齐、沂、密、海六州,后陆续占有登、莱、曹、濮、徐、兖、郓等州,李师道之乱平定后被分割为三镇,其中一镇仍名淄青节度使,统有青、淄、齐、登、莱五州,后增棣州。 762年—903年间存在,其中762-819...
平卢,中国唐代的行政区划,始于开元七年,升平卢军使为平卢军节度,设治所营州。玄宗时期,平卢军节度使乌知义受命管辖渤海黑水。安禄山曾为平卢军使,安史之乱时,平卢成为安禄山的重要根据地。上元二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南迁,平卢自此指山东一带。平卢军节度使在南迁前的历任包括:张敬忠于719年任...
唐宪宗平定平卢:公元819年,李师道被杀害,平卢归朝廷。▲唐宪宗 始末 1. 平定平卢 唐朝时期藩镇割据严重,尤其是在安史之乱以后,藩镇的势力也逐渐加强,在后期甚至经常发生藩镇叛乱,把皇帝逼出长安的事情。不过唐朝众多历史当中,并不是一味地被藩镇势力欺负,也有皇帝顺利收复各个藩镇,他就是唐宪宗。在唐宪宗...
平卢 唐开元七年(719年)置镇,治营州(今辽宁朝阳)。安史之乱期间,平卢反正。上元二年(761年),节度使侯希逸为史朝义部所迫,南迁淄青(青州),从此淄青有平卢之号。营州隶属 河北道 治所魏 州 今河北大名东南 后来设立了藩镇节度使,平卢节度使驻扎在 营 州 今辽宁锦州市西 ...
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分别位于现今的辽宁朝阳、北京西南、山西太原。其中,范阳作为历史上的地名和行政区划,其管辖范围在历史上多有变化,大致位于今保定以北、北京以南的广大区域。平卢,即平卢节度使,其设立始于唐开元七年(719年),治所设在营州(今辽宁朝阳)。在安史之乱期间,平卢展现出了其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