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仄(拼音:píngzè,英文:level and oblique tones), 平声和仄声,泛指诗文的韵律。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
绝句的两种格式“仄起式”和"平起式”就介绍完了。律诗的平仄呢?律诗就是绝句×2,所以它的平仄也是一个道理。“首句不押韵式”,把绝句复制一份,接到后面,就成了七律。“首句押韵式”,把绝句复制一份,接到后面,然后对调一下接口处(第五句末尾)的平仄,就成了七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验证一下~...
读双音节词的时候,重音一般落到最后一个字上,因此如果最后一个字的平仄交叉或相粘,读起来就会有抑扬顿挫的作用,而不用管第一个字,双音节最后一个字恰恰就是整句诗的第二、四、六个字,正合“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之规则。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诗人确实也发现一、三、五字的平仄对整诗节奏影响不大...
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平仄在诗词中起的作用就是规范发音,让诗句保证抑扬顿挫的作用。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是今古语言变化,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平仄其实不管拗口问题。但这只是“知其然”,并不是“知其所以然”。下面再详细谈谈这两个问题。平仄是如何规范诗词发音的?为什么说拗口问题与平仄关系不大?平仄如何产生...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韵)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韵)七绝篇 七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仄仄平平仄仄平(韵)仄仄平平平...
对联新旧四声平仄检查说明 平仄分类依据:古声按《平水韵》,今声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标准。“通”表示该字是多音字,平仄需要根据语意来判断;“?”表示上述韵典中未收录此字。 韵目分类依据:古韵按《平水韵》,今韵按《中华新韵》。 简、繁体字皆可检查,无须转换。 自动过滤多余空格(保留常规标点符号) 对联中...
平仄词语一览表 以下是7条关于平仄词语一览表的内容: 1.嘿,平声字那可多啦,像“妈”“哥”“多”。比如,“妈妈做的饭真好吃呀!”这里面“妈”就是平声字呢。仄声字也不少呀,比如“爸”“弟”“少”。“弟弟太调皮啦!”里的“弟”就是仄声哟! 2.哇哦,平声的词语有“天空”“阳光”“白云”。想想看...
简单来说,区别平仄的要诀是“不平就是仄”。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古代的四声是:⑴平声,这个声调到后代分化为阴平和阳平。⑵上声,这个声调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⑶去声,这个声调到后代仍是去声。⑷入声,这个声调是一个短促的调子。现代江浙、福建、广东、广西、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