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练字[超话]# 今日示范:平 楷书“平” 行楷“平”注意悬针竖的写法哦~感谢@一起练字学堂 @hei温言 的教程 #每日一字# http://t.cn/A6WQSqdC
初学书法只临摹“唐楷”,或者王羲之小楷、明清“馆阁体”,极易束缚自我,所写笔画横平竖直,没有艺术趣味性,时间一长,用笔更加单调、呆板,之后想要解决,也是不可能的。而学习行书,很难兼顾“楷法”,没有规范意识,行笔虚浮、油滑,质感和气力流于表面,耐不住品析,要想顺利入门书法,真正领会古法,呈现...
平正:笔画的分布合乎常理,长短合度,结构重心平稳,疏密停匀。结构平正可以给人以愉悦舒适的感受。1、“宀”在字上部称“天覆”,有“宀”的字,应当拉宽以盖住下面的笔画。但是,如果有横担时,则应将“宀”收窄,让横担舒展伸张。中部、下部有撇捺时,颜体将撇捺舒展,使结构开张,气势放纵 在同一字内...
在楷书(专指唐楷)形成之前,篆、隶、行、草书体均已成形,王羲之与王献之便是这四体书法的集大成者。楷书由汉隶发展而来,一路沿着钟繇小楷、二王小楷、魏碑,直至成熟的唐楷。唐楷在中锋用笔上并没有隶书那样纯碎,而是多掺杂侧锋行笔,这一样有利于加快运笔速度,书写更快,同时快速书写也导致了勾画的变...
赵子昂的“天下第一行楷”,水平比得上王羲之,每个字都令人着迷 苏轼曾说:“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草如行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想要写好行书、草书,需要有扎实的楷书功底。很多书友初学楷体,往往选择二王或者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的“唐楷”。但是,这几位的字要么用笔过于丰富...
可惜钟繇所处年代,比王羲之还要久远,传世书法作品不仅稀少,还历经1700多年,丧失了最初的古人神貌,无法展现最纯正原始的魏晋“楷法”。其实学习钟繇的书法跟艺术风韵,还能从继承其笔法的后人下手,例如其第17代世孙钟绍京的小楷就十分精妙。钟绍京小楷在继承“家学”,古朴拙质风姿的基础上,还取学王羲之用笔的俊...
仅知道他是浙江桐庐人,在嘉庆十八年(1822),成为拔贡,没有经历科考直接授予官职,所以其字没有“馆阁体”过分的平直死板之气。主要取学典雅端庄的“唐楷”,既有欧阳询的方正刚直结构,还有褚遂良的瘦劲挺拔之美,笔势凝重又轻盈,内在骨力有着柳公权的铁骨铮铮之气。外在血肉则展现出虞世南的温和儒雅之感,...
学书法,楷法尤为重要,楷书艺术,也几乎是最受欢迎的书法艺术。小楷中,《董美人墓志》尤为惊艳,从公元597年立碑,至今美了一千多年。其布局平正疏朗、整齐缜密,结字恭正严谨、骨秀肌丰,笔法精劲含蓄,淳雅婉丽,堪称隋志小楷中的第一,然而在它的背...
虽然她只有8岁年龄,但是从她的楷书上看,却非常老辣,用笔上不仅讲究,而且能够将褚楷的那种君子气表现出来,逆入平出,点画安排到位,有些点画呈现一种“s”形,尤其是撇捺之笔,能够有效地表现出一种揖让关系,撇笔位置较高,相当短小,而捺笔位置较低,相对长,显得十分舒展飘逸,单单这种处理方式就足以让...
以及精准的点画就可以,所以当代的学楷者,对于死板呆滞的“印刷体”极为推崇,但是楷书也是书法艺术的一类,一样需要追求灵动之感。就像“唐楷”在平稳中,散发出或雄健、或险绝、或爽利的气势,每一笔都富有意趣跟内涵,深入探究也能有所感悟,不会让临摹者产生倦怠之感。但是“印刷体”只剩下了平直跟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