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胁痛(别名:纤维素性胸膜炎) 概述 病因 检查 诊断 中医学所说的干胁痛是因肺痨等病变侵及胸膜,灼烁阴液,气血瘀滞,络脉不和。以胸胁刺痛,干咳,胸膜摩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部位: 胸部 科室: 呼吸内科 中医科 检查项目: 胸部平片 胸部CT 肝、胆、 血常规 血清已糖 提问 分享 找医院 找...
干胁痛,证名。《医钞类编.胁痛门》:“虚盛成损,胁下常有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杂病源流犀烛》卷十谓干胁痛为危证,惟宜大补气血,方用八物汤、补肝散、六味地黄丸等。 出自A+医学百科 “干胁痛”条目http://www.a-hospital.com/w/%E5%B9%B2%E8%83%81%E7%97%9B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
中医学所说的干胁痛是因肺痨等病变侵及胸膜,灼烁阴液,气血瘀滞,络脉不和。以胸胁刺痛,干咳,胸膜摩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干胁痛的病因干胁痛之名见《医学入门》卷五。(西医病名: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干胁痛是因肺痨等病变侵及胸膜,灼烁阴液,气血瘀滞,络脉不和。以胸胁刺痛,干咳,胸膜摩擦音等为...
中医学所说的干胁痛是因肺痨等病变侵及胸膜,灼烁阴液,气血瘀滞,络脉不和。以胸胁刺痛,干咳,胸膜摩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查看详情]干胁痛的检查 1、常有肺痨病史,或有颧红,盗汗,消瘦,疲乏等痨病表现,血沉增快。 2、胸胁刺痛为主症,主要位于胸下部前侧面,深呼吸或咳嗽时加剧,常伴发热,干咳等...
干胁痛的缓解方法一、辨证要点 1.辨外感和内伤胁痛外感胁痛,起病较急,大多为湿热病邪侵犯肝胆。临床多伴有恶寒、发热等表证,且多同时并见恶心、呕吐或黄疸等症状,舌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浮数或弦数。内伤胁痛,起病较缓,无发热、恶寒等表证出现,多由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或肝阴不足等引起。 2.辨胁痛性质胁痛病...
干胁痛是因肺痨等病变侵及胸膜,灼烁阴液,气血瘀滞,络脉不和。以胸胁刺痛,干咳,胸膜摩擦音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 处方:旋覆花(布包)6克,赭石(先煎)12克,陈皮9克,枳壳6克,桔梗6克,全瓜蒌18克,薤白9克,郁金9克,青皮9克,橘皮9克,苇根15克,连翘15克,杏仁9克。
证名。见《区学入门》卷五。《医钞类编·胁痛门》:“虚盛成损,胁下常有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杂病源流犀烛》卷十:“酒色过度,当胁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甚危,惟大补气血而已。”方用八物汤、补肝散、六味地黄丸等方。参见肝虚胁痛条。
全方犹如精密齿轮,环环相扣:当归、熟地填补血海,白芍、木瓜柔筋止痉,川芎、酸枣仁调气安神,炙甘草居中调和。既治肝血不足之“本”,又疗目干胁痛之“标”;且其将酸、甘、辛、温之味熔于一炉,以“酸甘化阴”为核心,兼活血、...
中医学所说的 干胁痛 是因肺痨等病变侵及胸膜,灼烁阴液,气血瘀滞,络脉不和。以胸胁刺痛, 干咳 , 胸膜摩擦音 等为主要表现的痛病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干性(纤维素性)胸膜炎。干性胸膜炎是结核性胸膜炎早期表现,此时胸膜充血、水肿、表面有少量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在临床上起病急、发热,并有轻度胸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