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灰化 干灰化(dry ashing)是1993年公布的农学名词。公布时间 1993年,经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发布。出处 《农学名词》第一版。
二、干灰化法的操作步骤 1. 样品准备:取适量固体粉末样品,置于已知质量的坩埚中,记录样品质量。 2. 灼烧过程:将坩埚放入高温炉中,逐渐升温至设定温度(通常为500-600℃),保持一定时间(根据样品性质而定),直至样品完全灰化。 3. 冷却与称重: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
由于待测元素中一般会有汞、砷、硒等挥发性元素,为了避免待测元素的损失,往往会在其中添加少量碱性或者酸性物质作为固定剂,提高灰化效果,有助于回收特定元素。(一)、常用仪器 传统的干灰化加热仪器是马弗炉,目前实验室微波炉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灰化操作过程中。干灰化容器通常使用坩埚,偶尔也会有使用蒸发皿的...
高温干灰化的优点,在于能灰化大量样品,方法简单,无试剂污染,空白低,但对低沸点的元素常有损失,其损失程度取决于灰化温度和时间,还取决于元素在样品中的存在形式。而低温干灰化的优点,在于低沸点元素挥发损失较小,但试剂用量大,空白较高。例如当灰化温度超过500 ℃时,Cd会发生损失,为加速灰化过程加入“灰...
干法(又称灰化) 通过高温灼烧将有机物破坏。除汞外的大多数金属元素和部分非金属元素的测定均采用此法。具体操作是将一定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加热,使有机物脱水、炭化、分解、氧化,再于高温电炉中(500~550℃)灼烧灰化,残灰应为白色或浅灰色。否则应继续灼烧,得到的残渣即为无机成分,可供测定用。干法灰化法...
干灰化操作流程分为四步。样品处理阶段,固体样品需粉碎至均匀粉末,液体样品可适当浓缩减少体积。称量样品放入坩埚,石英坩埚耐高温但易碎,瓷坩埚成本低但可能引入杂质,根据检测需求选择。预灰化阶段,马弗炉温度控制在200-300℃保持1-2小时,让样品缓慢碳化避免突然燃烧产生烟尘。正式灰化时逐步升温至500-600℃,保持...
干灰化法是一种高温分解法,通过将水样蒸干、灼烧至灰白色,除去有机物。此方法适用于测定水中的无机盐含量。但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问题。例如,在预处理阶段需要加入酸来溶解水样中的金属离子,以防止它们在高温下形成沉淀物干扰测定结果。此外,还需要控制好灼烧温度和时间,以避免有机物残留影响测定结果。同...
测定粗灰分的方法,目前都采用简单、快速、经济的干灰化方法。方法原理-植物粗灰分的测定(干灰化法)-粗灰分的测定 植物样品经低温炭化和高温灼烧,除尽水分和有机质,剩下不可燃部分为灰分元素的氧化物等,称量后即可计算粗灰分质量分数。由于灼烧得到的灰分中难免带有极少量未烧尽的炭粒和不易洗净的尘土,而且灼...
干灰化法消除了传统的掩埋和焚化手段的不足,达到了节约资源、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但是,在使用干灰化法进行动物和植物尸体处理之前,需要了解干灰化法的注意事项。 2. 2.1 在选择干灰化场地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位置:最好在远离居民区、食品生产区、水源保护区、公园等人口密集区域附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