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咯散是一种中药方剂。名称:干咯散 组成:鹅管石(尝着不涩而凉者)1两,钟乳石1两,井泉石1两,款冬花1两,佛耳草1两,甘草(炙)1两,白矾1两,官桂半两,人参半两。出处:《百一》卷五引李松方。主治:嗽,一切咳嗽喘急。用法用量:每服1钱半,食后用芦管吸之,冷茶清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A+医学百科>> 干咯散 【别名】八仙散 【处方】鹅管石(尝着不涩而凉者)1两,钟乳石1两,井泉石1两,款冬花1两,佛耳草1两,甘草(炙)1两,白矾1两,官桂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效与作用】 嗽,一切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 八仙散(《普济方》卷一五七)。
《百一》卷五引李松方:干咯散 名称: 干咯散 别名: 八仙散 处方: 鹅管石(尝着不涩而凉者)1两,钟乳石1两,井泉石1两,款冬花1两,佛耳草1两,甘草(炙)1两,白矾1两,官桂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嗽,一切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 八仙散(《普济方》卷一五七)。
干咯散 ( gangesan ) 别名:八仙散 干咯散《百一》 主治: 嗽,一切咳嗽喘急。 处方: 鹅管石(尝着不涩而凉者)1两,钟乳石1两,井泉石1两,款冬花1两,佛耳草1两,甘草(炙)1两,白矾1两,官桂半两,人参半两。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 八仙散(《普济方》卷一五七)。
干咯散 用法用量 拼音名】JīnMénɡShí 【英文名】LAPISMICAEAUREUS 【别名】礞石北京张博士医考搜集整理 【来源】本品为变质岩类蛭石片岩或水黑云母片岩。采挖后,除去杂石及泥沙。 【性状】本品为鳞片状集合体。呈不规则块状或碎片,碎片直径0.1~0.8cm;块状者直径2~10cm,厚0.6~1.5cm,无明显棱角。棕黄色...
干咯散 类别 药材 方剂 中成药 书籍 书籍章节 试题 文章 腧穴 术语 模糊搜索 组成鹅管石(尝着不涩而凉者)1两,钟乳石1两,井泉石1两,款冬花1两,佛耳草1两,甘草(炙)1两[方剂汇www.fane8.com],白矾1两,官桂半两,人参半两。 制备 上为细末。
八仙散 【处方】 鹅管石(尝着不涩而凉者)1两,钟乳石1两,井泉石1两,款冬花1两,佛耳草1两,甘草(炙)1两,白矾1两,官桂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嗽,一切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 八仙散(《普济方》卷一五七)。 【摘录】 《百一》卷五引李松方 以上介绍的干咯散这种中药...
钟乳石在胃中能中和过多的胃酸,至肠道吸收后能增加血中的钙离子,对交感神经有兴奋作用。 药理 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此外,尚含少量镁及极少量酸不溶性残渣。 成份 钟乳石主含碳酸钙。尚含铁、铜、钾、锌、锰等微量元素。 成份 采得后,除去杂石。粗如酒杯的称钟乳石;细如管状的称滴乳石。
润燥化痰 | 润燥化痰方药适用于燥痰证。燥痰证多由虚火灼金,或外感燥邪所致,主要表现为痰白不黄,粘稠难咯,舌红苔白而干。也可兼见咽喉燥痛,上气喘促,声音嘶哑,或大便干结等症。本类方药常用润燥化痰药如瓜蒌、贝母等为主,配合养阴、清热、理气等品组成。今天我们重点了解下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