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常营回族乡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常营回族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部,紧邻城市副中心,面积9.3平方公里,是朝阳区唯一的民族乡。辖区有汉、回、满、蒙古、朝鲜等36个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约2.02万人,其中回...
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东部,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明朝初期,大将常遇春在这里屯兵扎营,因此得名常营。这个地方不仅是回族聚居地,还是朝阳区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常营地区曾经是国营的北京市双桥农场,但在2000年以后,随着北京市实施绿化隔离带建设,常营地区开始了农村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到了2018年,这里已经全面完成了乡级...
2023年,常营回族乡获第九届“首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奖,并获评“北京市行业示范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践基地”。常营回族乡党委书记李兴泉表示,循着民族团结的主旋律,常营将继续推动辖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建共享美好幸福家园。
志愿者在常营北方之星民族幼儿园门口维持秩序。常营回族乡供图 幼儿园隶属常营民族家园西社区管辖范围,社区党委书记杨娟介绍,志愿服务小分队成员人数约四五十人,年龄从55岁到80岁不等,汉族、回族、满族都有,已不间断服务八年,帮助解决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最后二十米的难题”。
近年来,常营回族乡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核心,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致力于打造“常来常往、同心同赢”的民族团结进步品牌。通过推动各民族全方位的互嵌共融,全乡呈现出一种各民族团结一心、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乡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将其列为重要的议事日程和党的建设规划...
志愿者在常营北方之星民族幼儿园门口维持秩序。常营回族乡供图 幼儿园隶属常营民族家园西社区管辖范围,社区党委书记杨娟介绍,志愿服务小分队成员人数约四五十人,年龄从55岁到80岁不等,汉族、回族、满族都有,已不间断服务八年,帮助解决家长和幼儿园之间“最后二十米的难题”。
2024年9月27日,常营回族乡在盛大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脱颖而出,荣获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殊荣。常营回族乡,地处北京市朝阳区东部,紧邻城市副中心,占地3平方公里,是朝阳区内独一无二的民族乡。这里汇聚了汉、回、满、蒙古、朝鲜等36个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高达02万人,其中回族人口更是...
常营回族乡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朝,其名称源于明朝初年回族名将常遇春在此地屯兵扎营,建立村落后即称为常营,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回族聚居地。2001年,市政府将常营回族乡纳入了绿化隔离地区的建设规划。乡域地理位置独特,东邻通州区邓家窑村,西部与平房乡黄渠村接壤,南界管庄乡,北与楼梓庄乡和东坝乡为邻。
北京朝阳区常营回族乡探索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新路径 常营回族乡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东部,是连通首都功能核心区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重要廊道,也是朝阳区唯一的民族乡。辖区9.3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20万人,包括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等36个民族,常住少数民族人口2.0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