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沪滇“组团式”帮扶协作中,一套套“组合拳”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医疗服务,实实在在推动产业振兴。夏日的云岭大地,青山葱茏,绿野丰茂。时尚的露营地、清澈的河水、多彩的步道……在盐津县牛寨乡万和村,曾经的偏僻山村变成了网红打卡地。变化源自2023年上海市闵行区在万和村投入1000余万元打...
自上海浦东新区对口帮扶怒江州后,上海援滇干部联络组怒江州小组以问题、效益、发展为导向,将援建资金投入到“匹河乡老姆登、知子罗乡村旅游产业公路建设”和“匹河乡老姆登村月亮田乡村旅游产业换乘中心”两个项目上。坚持抓质量与抓进度并举,仅5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建设。铺下的是路,建起的是楼,通达的是富。2021年...
南滇村驻村工作队通过深入摸排了解情况后,积极筹划,利用暑假在南滇村大红毛树组开设起了助学辅导班。 南滇村常住农户483户1981人,拉祜族、彝族等少数民族1180人,占总人口数的59.57%。村委会驻地,海拔1560米,全村均为山区,地势西高东低。南滇村无...
2018年,总投资2491.2万元的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在山居村落地。依托沪滇合作项目,村里修通了硬化路,实施了亮化美化工程,建起了文化活动广场,曾经居住在滑坡点的村民也顺利通过易地搬迁,搬进新居,过上好日子。山居村虽属高凉山区,但天然的高山凹地形成了一个适宜农业种植的小气候带,这里种植的苹果和蜜桃糖分足...
帮扶干部尽心尽力,本地党员干部不甘落后。提升改造要拆村道旁的二十多间杂物房,有些村民不愿意,涉及的党员干部带头拆。改造期间,有段路面常有货车经过,党员自发到马路上扫砂石,排除安全隐患。为确保提升改造进度,让沪滇帮扶的每一分钱都落实到位,河西乡成立工作专班,专门抽调一名副乡长负责项目实施,细化目标...
为了发挥好沪滇协作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老棚村带领群众自发把公路修建向村组延伸、向住户延伸,初步实现了“组组通”“户户通”,厕所革命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大力推进。 老棚村的变化只是东西部协作成效的一个小小缩影,上海市的倾情帮助为整个晓街乡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沪滇协作使“输血式”帮扶逐渐转变为...
今年,金山区继续投入资金帮助九甲镇和平村打造茶旅小镇,助力发展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茶旅互补的“茶旅融合”旅游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一二三产深入融合发展,加快实现“4个50亿”目标。山海情深,心手相连。金山区充分发挥沪滇协作机制,聚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立足产业发展要素优势和需求,选好用活帮扶项目,为...
2021年4月,上海市浦东新区与云南怒江州结对帮扶以来,结合“两区一胜地”的战略定位,针对福贡县的产业特点、民族文化、民生基础等方面的特点,真心倾情帮扶,用爱聚力援建,形成了“沪滇协作·福贡篇章”的五个品牌,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注入了发展力量,铺就了康庄大道。
自驾滇川两地,有很多经典的线路,泸亚线当然是最具魅力的那一条,尤其是喜欢人文和自然风景的朋友,尤为推荐,而且走泸亚线一定要来俄亚,这个看似极度破旧的百年纳西古寨,因地方的土官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建立山坡的大石之上,且被河流环绕地势险峻,从远处眺望,形似层层叠叠的蜂窝状建筑群,只有一座古老的石桥通往村口,到...
人民日报 1988年8月28日 第一~八版(制度篇——记郯城县为政清廉的努力(下);安徽省太和县农村经济开发区初见成效;摄影报道:内蒙古卓资县委书记朱宣到瓦窑村张文华店帮助解决困难;山西省五台县的“背包银行”;河北省永年县企业靠加强管理增效益;美丽的春燕——记西北工业大学博士生许敏;悼成钧同志(杨秀山);遥远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