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发送端封装数据帧 :在 网络层 下发的 IP 数据报 信息基础上 , IP 数据报 的 前面 加上 帧首部 , IP 数据报 的后面 加上 帧尾部 ; ② 接收端识别数据帧 :接收端 收到 物理层 上交的 比特流 之后 , 根据 数据帧 的首部 , 尾部 标记 , 从连续的比特流中 , 识别出 数据帧的 开始 和 结束位...
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部分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层上交的比特流后,就能根据首部和尾部的标记,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MTU:最大传送单元,帧的数据部分的极限大小(具体大小和协议有关)。 数据链路层的帧长:从帧首部到帧尾部之间的长度。 封装成帧有四种方...
所谓封装成帧就是指数据链路层给上层交付下来的协议数据单元,添加帧头和帧尾,使之成为帧。 例如下图所示在帧头和帧尾中包含有重要的控制信息,例如这是以太网版本 2 的MAC 帧格式,这是上层交付下来的协议数据单元,这是帧头,这是帧尾,这是点对点协议PPP 的帧格式,这是上层交付...
这段时间开始复习计算机网络,看到帧封装这一节,结合以前的课程设计,就用C写了个帧封装的程序,说实话C学的确实不怎么样,实现的时候对于文件操作那部分查了好多资料,下面说说帧封装是啥情况。 学过计算机网络的都知道,数据的传输都是以固定的格式进行传输,在计算机当中是以二进制的数据进行传输,在网络通信中, “帧...
1. 以太网帧封装为PPP(Point-to-Point Protocol)帧:首先,以太网帧通过MAC层的处理,添加了帧头和...
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的前后部分添加首部和尾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帧。接收端在收到物理层上交的比特流后,就能根据首部和尾部的标记,从收到的比特流中识别帧的开始和结束。 MTU:最大传送单元,帧的数据部分的极限大小(具体大小和协议有关)。 数据链路层的帧长:从帧首部到帧尾部之间的长度。
起始标记用于标识一帧的开始,结束标记用于标识一帧的结束。这样,在接收端可以准确地识别出每一帧的边界。常见的起始和结束标记包括特定的字节序列或特殊的控制字符。通过使用起始和结束标记,可以确保帧的完整性,并且在传输过程中减少误解码的可能性。 然后,差错检测和纠正机制是封装成帧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差错检测...
使用帧的主要作用是数据被分成可恢复的区块并且可以很容易地检查这些区块是否被破坏。传输过程中的故障会破坏某些帧。只有丢失的帧而不是整组数据需要重新传输。“错误检测和纠正”中论述了错误的检测和纠正。帧是一系列标准化的数据位,是网络通信的基本单元。为了达到处理传输错误的目的,数据链路层要将...
1.封装成帧:就是在一段数据前后分别添加首部和尾部,就构成一个帧。2.一个帧的帧长等于帧的数据部分长度加上帧首部和帧尾部。3.首部和尾部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帧定界。4.每一个链路层协议都规定了所能传递的帧的数据部分长度上限 ——— 最大传送单元 MTU (Maximum Transfer Unit)5.用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