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帧中继的主要应用之一是局域网互联,特别是在局域网通过广域网进行互联时,使用帧中继更能体现它的低网络时延、低设备费用、高带宽利用率等优点。 帧中继的主要特点是: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因此误码率极低,能实现近似无差错传输,减少了进行差错校验的开销,提高了网络的吞吐量;帧中继是一种宽带分组交换,使用复用...
帧中继线路是中小型企业常用的广域网线路。帧中继技术是在分组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分组交换技术。帧中继协议可以认为是X.25协议的简化版,它去掉了X.25的纠错功能,把可靠性的实现交给高层协议去处理。帧中继(Frame Relay),是在分组交换技术的基础上,简化分组交换的传输协议后,产生了帧中继技术。
多链路帧中继MFR(Multilink Frame Relay)是为帧中继用户提供的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带宽解决方案,它基于帧中继论坛的FRF.16协议,实现UNI/NNI下的多链路帧中继功能。 如图6-2所示,RouterA和RouterB之间存在三条直连帧中继物理链路,可以通过创建MFR逻辑接口,将三条帧中继物理链路进行捆绑,可以在帧中继网络上提供速率更高...
一、帧中继技术 1.帧中继是什么 帧中继协议是在第二层建立虚拟电路,它用帧方式来承载数据业务,因此第三层就被简化了。 2.特点 (1)无流量控制 它比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简单,只做检错,不重传,没有滑动窗口式的流控,只有拥塞控制。把复杂的检错丢给高层去处理。
帧中继是在用户--网络接口之间提供用户信息流的双向传送, 并保持信息顺序不变的一种承载业务。帧中继网络的由帧中继节点机和传输链路构成的。网络提供两个或多个用户终端之间的连接,以便进行通信。在帧中继网中,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建设方面考虑难以使每个帧中继节点机两两相连,所以如何合理地组建网络是非常重要的。
帧中继是八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数据通信技术,其英文名为FrameRelay,简称FR。 它是从X.25分组通信技术演变而来的。帧中继(FrameRelay,FR)技术是在OSI(开放系统互连)数据链路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技术。帧中继仅完成OSI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核心层的功能,将流量控制、纠错等留给智能终端去完成,...
帧中继( Frame Relay)是一种用于连接计算机系统的面向分组的通信方法。它主要用在公共或专用网上的局域网互联以及广域网连接。大多数公共电信局都提供帧中继服务,把它作为建立高性能的虚拟广域连接的一种途径。帧中继是进入带宽范围从56Kbps到1.544Mbps的广域分组交换网的用户接口。 帧中继(Frame Relay...
帧中继(Frame Relay)是一种在计算机网络领域中使用的数据链路层协议,用于在广域网(WAN)上传输分组化数据。它基于虚电路技术,将一个物理线路分成多个虚拟通道,通过在不同的通道之间交换数据帧来完成通信。 1.什么是帧中继技术 帧中继技术是基于帧中继协议的一种通信方法,它将数据传输分成了数据帧,减少了传输的开销...
帧中继映射是一种术语,分为动态映射和静态映射。简介 DLCI是帧中继网络中的第2层地址。路由器要通过帧中继网络把IP数据包发到下一跳路由器时,它必须知道IP 和DLCI的映射才能进行帧的封装。有两种方法可以获得该映射:一种是静态映射,由管理员手工输入;另一种是动态映射。默认情况下,路由器帧中继接口是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