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军军服并没有显著标明军职的标志,所以要区分兵种是十分困难的,而军衔则可以通过军服肩章,领口,胸口和袖口的花纹来辨认。 二等兵 每年应征入伍的新兵们都将进入训练营接受基本的军事训练,以及专业训练。通过测验后就会被授予二等兵军衔,当新兵们走出训练营后,他们将分配到帝国军军宇宙舰队和其他部队服役。二等兵...
帝国枪炮兵必须具有卓越的视力、超人的反射神经以及熟练的战斗感,他们配戴先进的电脑感应头盔,装备著望远镜视幕以及协助锁定快速移动目标的感应器。驻兵位置:帝国军事要塞、太空站以及星际战舰。职务:为帝国操控大型枪炮,摧毁敌人平均身高:1.83m组成:不明,大约有数百万附属:帝国军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6-01-07 14:...
一名帝国军士兵 征兵 从法理上来说,帝国军能够在人类帝国的全境进行征兵,除非该地是被豁免了征兵事务(这种地方通常是阿斯塔特的家园世界,铸造世界(Forge World),太阳系(Sol system)全境,和统一战争中母星是泰拉的帝国军团)。帝国军的规模通常由星球的人口数目决定,其比例一般是行星人口数目的百分之十,而帝国的行政...
日本帝君被称皇军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皇军又称黄御军,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直到1945年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短短80年里,日本就经历三次的朝代更替,明治大正和昭和三个朝代,1889年,也就是明治维新开始的第22年,在《大日本帝国宪法》中,明确将日本帝国军称为皇军,天皇为日本的最高统帅,日本是一个天皇制国家...
澳大利亚帝国军的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澳大利亚帝国军整体表现出色。澳大利亚帝国军在实践中成长,在战斗中学习,不断提升的军官素质、指挥权的变化以及军队关系,使其最终成为一支卓越的武装力量。澳大利亚帝国军在成立之初有着区别于英军以及其他自治领军队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人员均由志愿兵构成、军事经验不足、后勤...
帝国军(英文:Imperial Military)又称帝国武装力量(英文:Imperial Armed Force),是銀河帝國的武裝部隊,其前身為大共和国军。它是負責執行軍事行動以及維護帝國成員行星和殖民地上的秩序。帝國軍是一個大規模的組織,擁有數萬億正規軍士兵、船隊船員及突擊士兵 。帝
由于1916年在埃及的扩建,澳大利亚帝国军在抵达西线之前,整体依然经验不足,从一战前期的加里波利战役、索姆河战役、两次布勒库特战役中英军对澳大利亚帝国军的安排可以看出,在他们经常被安排侧翼作战,或进行牵制活动。这是英国对缺乏经验军队的一般做法。一战爆发后,火炮的使用以及运用多种武器装备进行联合作战越来越重要...
楚. 萨尔姆-萨尔姆王子(Prince Felix zu Salm-Salm),他曾在奥军服役,南北战争中在北军担任准将,后来他成为墨军上校并担任皇帝的私人副官;还有弗吉尼亚的约翰. B. 马格鲁德少将(John B. Magruder),他是南军的老将,在墨西哥服务期间为帝国军作了一些最早的全面评述。 萨尔姆-萨尔姆家族的菲利克斯 还有许多出色的南...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中,德意志第二帝国军队无疑是一支坚韧的部队,是同盟国的主力军。他们在西线与英法联军作战,在东线与沙俄军队和苏俄军队作战,在南线配合奥地利军队与塞尔维亚军队作战,甚至一些军官来到了东方,指挥奥斯曼土耳其军队作战。德国士兵训练有素,将领们才能出众,也不难解释为什么国力占据劣势的同盟国却...
澳大利亚帝国军在一战中的战斗单位为排、连、营、旅、师、以及军团。由于武器装备、通讯组织、军事战术以及后勤管理的影响,在一战初期,营实质上为基本的战术分队而不是更低一级的连和排。营的满编兵力为1,023人,由一名中校指挥。由于人力的问题,加上步兵作战方式的变化,使得各营的编制经常被修改。在战争后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