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能见到的汉代帛画作品是出自汉墓的“非衣”、“铭旌”(旌幡)等随葬品。构图上克服了先奏时期人物上下平列的手法,用俯视的角度来描绘车马仪仗行列的全貌,这是时下所见最早的记录现实生活的大型绘画作品。题材内容 现今发现的西汉帛画大致出于三个墓,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了一幅;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 4幅;山东...
1、《人物龙凤帛画》是中国乃至世界年代最早的帛画之一。中国人物画起源于何时,虽然史学界还没有确切定论,但现在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中国人物画就是这两幅帛画:一幅是1949年2月在长沙陈家大山(现省军区大院内)楚墓中出土的《人物龙凤帛画》,另一幅是1973年在长沙子弹库楚墓中出土的《人物御龙图》,二者并称为先秦绘...
1号墓为辛追夫人墓,在她的棺椁中出土有一幅T形帛画,从墓中的“遣册”竹简可知,这类帛画的正式名称叫做“非衣”。据马王堆1号墓的报告说,“非衣”当读作“裴衣”。在《说文·衣部》对“裴”字的解释为“长衣”。T形帛画也确实挺长,长度达205厘米,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非衣上主要描绘了三...
战国《人物龙凤图》帛画 在1949年湖南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战国楚墓帛画,就是战国绘画的代表作。学术界称这幅作品为《人物龙凤图》帛画,这幅画的出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战国绘画殿堂的大门。只见画面的中间有一位侧身而立的妇女,身着华丽的服饰,头部戴着华美的首饰,双手做拱拜状,像是在给龙凤作揖祈福。画中妇女面部...
帛画属于古代丧葬礼俗中的铭旌,主要指丧葬出殡时张举的一种在帛上绘出图画的旌幡,用以“引魂升天”。也有人根据墓中出土的“遣策”遣策。入葬时作为随葬品将其盖在棺上。在举世瞩目的马王堆汉墓的一号墓和三号墓分别出土了两幅珍贵帛画。其中,一号墓出土帛画长205厘米、宽92厘米;三号墓出土帛画长233厘米、宽...
中国西汉绘画作品。1972~1974年先后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1、3号汉墓。帛画共5幅,其中1号墓1幅,3号墓4幅,创作时间为汉文帝时期,是迄今发现的汉代最早的独幅绘画作品。文物简介 1号墓帛画 上宽92厘米,下宽47.7厘米,全长205厘米,为T字形,画面完整,形象清晰。自上而下分段描绘了天上、人间和地下的...
帛画 [ bó huà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bó huà ] 我国古代画在丝织品上的画。画于丝织品上的图画。尝于湖南长沙战国楚墓中发现三幅,又于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五件,线条有力,色彩明丽。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
中国画的一种。指古代绘在丝织品上的图画。传世帛画年代最早的有湖南长沙出土战国楚墓帛画三幅:一幅四周绘有奇异的动植物图像,中写文字,多不可识,称“缯书”;次幅绘一
这幅帛画历经2000多年 已经失去了韧性 不能直接卷起或折叠 如何不损坏画面完整地揭取 成了考古人员面临的一道难题 为此 考古人员定制了 一个“帛画专属”的解题思路 简单概括为三步 第一步:“关灯”减弱室内灯光强度 最大限度避免帛画因强光照射 出现变色、变脆的情况 第二步:“削竹片”用自制的光滑竹片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