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法祖又名帛远,本是河南人,青少年就出家为僧,后远赴龟兹学法,遇帛姓高僧学习《方等部》诸经,后从师姓为帛。在龟兹学习佛法时,帛法祖才思俊彻,敏朗绝伦,每天都在研学方等部诸经妙义,探究尤深,得到龟兹佛法学者的赞扬。帛法祖二十岁受具足戒后,从龟兹返回长安,途径凉州时,曾在凉州停留数月讲经说法,信众...
帛法祖为关陇地区影响巨大之人物。其道德学问‘名重一时他遇害之后’晋代文人孙绰作《道贤论》将其与嵇康并提。他说:“帛祖衅起于管蕃’中散祸作于钟会卢二贤并以俊迈之气,昧其归身之虑,栖心事外,经世招患’殆不异也广其见称如此。
当时,世间人对法祖称誉很高。 法祖博涉多闻,善通梵汉语言,曾译惟逮弟子本五部僧等三部经,又注疏“首楞严经”,又有别译数部小本经,赶上动乱年代,已经遗失,不知所译经名。 法祖弟法祚,也是少年就有好名声,朝廷以博士征召,法祚不喜仕途,年二十五岁出家,法祚深通佛理,成为关陇一带知名的法师。 当时的梁州...
84049 台灣高雄縣大樹鄉佛光山普門學報社 電話:07-6561921 轉 1291、1292 傳真:07-6565774 E-mail:ugbj@fgs.org.tw 帛法祖的譯經及其在隴右的佛教活動 王豔玲 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生 林太仁 蘭州大學教授 帛法祖原名帛遠,[註 1]本姓萬氏,河內人(河南沁陽),其父威達,為河內名儒,「州府辟命皆不...
佛历•帛法祖与老子化胡经~ 帛远,字法祖,本姓万氏,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人。他的父亲威达,以博学儒士而知名于世。州府征招他入仕,皆不赴命。法祖少年时就萌生了悟道之心,启请父亲,允许他出家,言辞恳切,父亲不能改变他的志向,于是法祖出家为僧。
音频列表 1 玄风之南渡 722023-03 2 帛法祖 522023-03 3 竺叔兰与支孝龙 602023-03 4 于法兰与于道邃 462023-03 5 竺法护 682023-03 6 第七章 两晋际之名僧与名士 402023-03 7 朱士行之西行 592023-03 8 神与道合 372023-03 9 养生成神 392023-03 10 康僧会 532023-03 查看更多...
“帛法祖”相关的态势分析报告 关于“十六国*十六国北朝”的态势分析报告 ···六国北朝时期敦煌令狐氏与佛教关系探究 2010, 十六国北朝士族社会之“女教”与“母教”——从一个侧面看中古士族文化之传承 2020, 从“刚明清肃”到“雅好清言”——十六国北朝北海王氏之门风与文化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 2011, ...
帛法祖兄弟遇害事件对当时的佛教界有很大的影响,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发生的一件大事.此事件从某种角度表明了3世纪末至4世纪初中国上层社会对佛教的态度.在这种状况下,佛教在外来僧侣及中土僧人的坚持下得以传播.对帛法祖兄弟师承、译经、著述等文献的梳理,以及对关陇地区羌氐等少数部族信奉...
帛远,字法祖,河内人,博学多闻,通梵晋语,于方等经深有研究。时在长安建造佛寺,从事讲习。后来在陇西(今甘肃省地方)译有《菩萨逝经》一卷、《菩萨修行经》一卷、《佛般泥洹经》二卷、《大爱道般泥洹经》一卷、《贤者五福德经》一卷等十六部(上述五部现存)。此外,有彊梁娄至,西域人,于武帝太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