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授记,如果这个孩子加入色拉寺麦札仓杰陇康村,将来会有希有之事发生,稍后,年幼的大师被认定是章嘉大师的一个转世,由于当时汉藏关系十分紧张,为避人耳目,取消了章嘉的名号,而代之以帕绷喀堪珠,意为帕绷喀寺堪布(方丈)的转世化身,所以帕绷喀大师实际上是第二世帕绷喀。 帕绷喀,又称颇章喀(汉文意为磐...
节选自帕绷喀大师《掌中解脱》《入行论》中说:获得断恶心,说为戒度圆。对损害他人的念头及行为深感厌舍并欲断除的心即为“戒”,这样的心修习圆满即是“持戒波罗蜜多”。戒分三种:一、断除恶行戒(律仪戒);二、摄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一、断除恶行戒(律仪戒)此戒以三律仪为代表。《菩提道...
帕绷喀近代西藏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一代宗师,他生于公元1878年拉萨附近,七岁便自愿出家,为人博学多才,他一生中着论极多,现今格律派僧人学习所依论着及修持所用之仪轨中,有不少便是由大师写成的。
帕绷喀大师:要将逆缘转变成顺缘 在修法障难众多又难以排除的情况下,必须设法将逆缘转变成顺缘,否则,善妙或恶劣外缘的出现都会使修法的心消退。有的修行人因荣登高位,心生骄慢而退心;有的人因为有了钱,忙于经营而退心;有的人因为遇到不幸,心灰意冷而退心。在这些情况下,修法是很困难的。如果连平时少得可怜...
帕绷喀仁波切本尊是圣观自在。帕绷喀大师是《掌中解脱》这本书中的人物,在书中他的根本上师是洛卡的达波喇嘛仁波切·绛贝伦珠嘉措,而帕绷喀仁波切常年居住在巴桑的一个山洞里,主修“菩提心”,其本尊是圣观自在,他每天晚上念诵六字大明咒达五万遍以上。帕...
节选自帕邦喀大师《掌中解脱》 菩提心发起之后,当能实现现前与究竟的一切目标。最殊胜的目标就是为一切有情除去不欲之苦,并为他们成办所欲之乐,《入行论》中说:以此无量有情众,顺利能获最胜乐。 只要菩提心在相续中生起,常人难以修成的密续等中所说的明咒与事业法,均能轻易地获得成就。我们为什么连经、...
帕绷喀三个字读音:[pà bēng kā]
节选自帕邦喀大师《掌中解脱》 有些人说,我们只要重视内在的修心即可,在外表上随心所欲亦无妨,但这种做法有损圣教整体的典范;因此,僧伽大众的外表威仪必须做到寂静、调柔。例如,圣阿说示[1]就是以他的威仪,将舍利弗置于真理之中的。 现在再接着讲阿底峡尊者的故事。尊者到达金洲之后,遇见一些住在岸边的禅师,...
大师出生于公元1878年拉萨附近,七岁便自愿出家,自幼被认证为清代章嘉国师的转世(据后世推测及大师自述,他其实应该是川北大师雅弘竹巴的转世),入色拉寺昧院嘉绒堂学习而毕业为格西,后又入密学院遍学四部密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