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格斯玻色子已成为揭示宇宙基本结构的重要途径,精确测量到这种粒子的性质是物理学家测试标准模型最有力的工具之一。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22日报道。该机构的超环面仪器实验(ATLAS)合作组报告了迄今最精确希格斯玻色子质量:125.11吉电子伏特,新结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0.09%的精度。CERN于2012年7月正式宣...
何谓“希格斯机制”?简言之,基本粒子,如规范玻色子 (W、Z玻色子等) 和费米子 (夸克、电子等),与希格斯场发生耦合,从而获得质量,这一过程的作用机制即称为“希格斯机制”。根据标准模型理论,宇宙中充满了希格斯场,在希格斯机制的作用下发生了自发对称性破缺,进而使基本粒子获得了质量。所谓的场,可以看作...
从无质量到有质量的这种转变被称为希格斯机制,其中ϕ被称为希格斯场。正如在导论中解释的那样,由于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其中ϕ有一个基本粒子,即所谓的希格斯玻色子。图6:希格斯电势。在底部任意一个点的选择都会自发地破坏旋转U(1)对称。电弱理论与质量矢量玻色子 电弱理论既描述了电磁力,也描述了...
希格斯机制就是一个描述对称性破缺如何给粒子赋予质量的理论。在希格斯机制中,宇宙早期非常热,所有的粒子都是质量为零的。但随着宇宙的扩张和冷却,希格斯场开始发挥作用,破坏了某些对称性,使得某些粒子如W和Z玻色子获得了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粒子都因希格斯机制而获得质量。实际上,光子依然是质量...
希格斯场的这种非零真空期望值产生了一个关键效应:它使得标准模型中的某些粒子获得了质量。在标准模型中,希格斯场与规范场之间通过相互作用生成了弱相互作用的介质粒子质量。这种相互作用通过打破电弱对称性,将SU(2)×U(1)的对称性破缺为U(1)的电磁对称性,从而形成了电弱相互作用的质量生成机制。在这个机制下,W和...
同时希格斯玻色子,也是物理学标准模型预测的最后的基本粒子。夸克和轻子都是跟希格斯场相互作用来增加质量,所以科学家的研究会十分艰难。第一次检测到希格斯玻色子的质量是在二零一三年左右,此时一个国际研究团队通过胶子平衡的方法,来进行全面的测得,最后他们认为希格斯玻色子质量约为125-126GeV。这个数据当时被...
希格斯粒子的质量对于理解它的性质和对宇宙的影响至关重要。希格斯粒子的质量是标准模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也是实验物理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在2012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ATLAS和CMS实验组发现了希格斯粒子,它的质量为125 GeV/c。 希格斯粒子的质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取决于自身与其他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
质量的定义就是一个物理系统在质心参考系下具有的总能量(即静能)除以光速的平方,m=E0/c2.希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