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韩愈《师说》翻译 ...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师说翻译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
原文:“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高中课本注“从而师之”为 “跟随他学习,即以他为老师。”注释没有问题,但似乎不是每个字都讲清楚了。我以为应该注为:从,跟从,跟随;而,连词,表递进,而且;师,学习;之,介代兼词,于...
3110 中庸原文及翻译 by:易东风乂 688 大学原文和翻译 by:Anny1314 1416 过秦论原文及翻译 by:L爱读书的菲儿 2815 道德经原文加翻译 by:穿越指南 2692 鬼谷子原文及翻译 by:易东风乂 9031 黄帝内经原文及翻译 by:九阳神功爱医学 2957 菜根谭(原文+翻译) by:奶茶x姐姐 103.3万 师说 by:听友65573826 ...
师说高中课文原文及翻译及知识点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
师说高中课文原文及翻译 《师说》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
1.在《师说》中韩愈用“,”两句阐述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谁都会有疑惑,强调了从师学习的重要性。 2.《师说》中韩愈在论述从师的标准时,以“,”两句指出向他人请教。是不需要顾及对方年龄的。 3.韩愈在《师说》中指出,选...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那么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解释】 1.学者: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