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之春”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战后捷克斯洛伐克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国民经济严重失调,人民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引起人民的强烈不满。1968年3~4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召开中央全会,通过了实行全面改革的《行动纲领》,宣布将摆脱苏联模式,按照自己的民族特点实行政治经济改革。纲领的内容是:改革...
当六十年代全世界范围内的自由主义运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在不同的国家上演的时候,捷克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布拉格之春,然而布拉格之春过后,捷克对于苏联的印象急转直下,且在苏联解体后,捷克自然而然的加入到了倒苏的阵营当中,后来1993年的与斯洛伐克分裂就是很好的证明,然而对于在二十一世纪更加独立自主的捷克来说,...
22日,在布拉格的一处工厂内,匆忙地召开了第14次临时党员大会。这次大会是由布拉格党委负责人博夫米卢·西蒙向杜布切克建议的,并通过广播和党机关报纸向全国宣布。这样。在军事占领的非常事态下,1112名(最终为1219名)党员到会(由于交通原因,斯洛伐克代表只有15人参加,这也是后来斯洛伐克方面主张大会无效的理由之一)。大会...
1968年,对于捷克斯洛伐克来说,是一个历史性的年份。在这个春天,捷克斯洛伐克人民掀起了一场波澜壮阔的政治运动,旨在争取更大的自由和民主。这场运动被称为“布拉格之春”,不仅是捷克斯洛伐克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成为了冷战时期全球范围内反对专制统治的象征。“布拉格之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捷克斯洛伐克社会的...
轰轰烈烈的“布拉格之春”,以这样的方式落下了帷幕。回国后杜布切克辞去了第一书记的职务,随后被开除出党,他选择回到林场当一个职员。1989年,捷共逐渐失去执政党地位,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发生天鹅绒革命,社会制度发生变化。1992年6月,捷克与斯洛伐克协议分离成为两个国家,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彻底成为历史。杜布切克在...
1968年,在苏军的枪口之下,“布拉格之春”是如何消失的 1968年8月20日晚上11点,苏联的大型运输机装载着坦克、装甲车、大炮物资,一架接一架地降落在布拉格的鲁津机场。同时,苏联、民主德国等国的武装部队兵分八路冲入了捷克斯洛伐克。此时捷共中央主席团正在开会,正在讨论14大的准备工作和改革进展情况,就这样,...
1968年8月20日晚上11点,苏联的大型运输机装载着坦克、装甲车、大炮物资,一架接一架地降落在布拉格的鲁津机场。同时,苏联、民主德国等国的武装部队兵分八路冲入了捷克斯洛伐克。此时捷共中央主席团正在开会,正在讨论14大的准备工作和改革进展情况,就这样,“布拉格之春”在苏军的枪口之下,灰飞烟灭了。那么,...
从“布拉格之春”到苏联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内部问题也聚集在一起,而国家领导人又无法改变这种现状,一味认为只要向西方学习就是“良药”,而不知道有针对性的改革。而且苏联一代否认一代,就连其他华约国家也没有传承性,最终引发了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从这两个时间节点看,时间很同步,这也说明苏联乱了,其他国家肯定...
在各国内势力的引导下,他们开始实验,从“匈牙利十月“到“布拉格之春”,当然少不了其它以“民族问题”这个不错的借口 来寻找突破口的事件...直到苏联持续的经济恶化导致完全失去控制力为止。 典型事件:匈牙利十月事件 二、“布拉克之春”爆发 在畏惧苏联铁幕的前提下,捷克斯洛伐克内部基于“自主的国家发展道路”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