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于公元年(永贞元年)冬贬至永州,至则无处可居,只得寄寓在永州龙兴寺,得以与僧人重巽相识结交。重巽赠以新茶,柳宗元作诗回赠,应当是第二年春以后的事情。观此诗,柳宗元心情已较平静,又新茶当采于春天,王国安先生《柳宗元诗笺释》认为此诗作于公元年(元和二年)春,可从。茶叶的品质好坏,直接与茶树的种类、...
采茶时间最好是每年初春谷雨前后的新芽之时,若在清晨日出前带露采摘其品质更高,诗中第三四句说重巽亲自“晨朝掇芽”,表现出重巽深懂茶道,正合采茶之法。第三四句诗,既说明了茶叶品质美好的另一个原因,又与诗题中“自采新茶”四字相照应。茶叶又以高山云雾茶为佳,诗中第五六句诗所说的“蒸烟”和“丹...
巽(xùn迅)上人:永州龙兴寺僧人重巽。上人,佛教中对有智、德、善行者的称呼,后用作对僧人的尊称。见赠:相赠,这里是送给我的意思。酬:答谢,回报。 芳丛:这里指芳香的茶树丛。翳(yì意):遮蔽,掩覆。湘竹:湘妃竹,斑竹。 零:落下,降下。清华:清亮的光华。这儿指清莹的水滴。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注释 巽(xùn迅)上人:永州龙兴寺僧人重巽。上人,佛教中对有智、德、善行者的称呼,后用作对僧人的尊称。见赠:相赠,这里是送取我的意思。酬:答谢,回报。 芳丛:这里指芳香的茶树丛。翳(yì意):遮蔽,掩覆。湘竹:湘妃竹,斑竹。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的前八句写茶树的生长、茶叶的采摘、成茶的形状、质量;后八句写煮茶、饮茶的妙趣等;通过饮茶,诗人体验到有一种消除忧虑,仿佛回返到纯朴清幽境界中的感受,品茶时犹同尝到甘露一般舒畅,人亦好象蓬莱三山的仙人一样,逍遥在霞光...
柳宗元于公元805年(永贞元年)冬贬至永州,至则无处可居,只得寄寓在永州龙兴寺,得以与僧人重巽相识结交。重巽赠以新茶,柳宗元作诗回赠,应当是第二年春以后的事情。观此诗,柳宗元心情已较平静,又新茶当采于春天,王国安先生《柳宗元诗笺释》认为此诗作于公元807年(元和二年)春,可从。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注释 巽(xùn迅)上人:永州龙兴寺僧人重巽。上人,佛教中对有智、德、善行者的称呼,后用作对僧人的尊称。见赠:相赠,这里是送取我的意思。酬:答谢,回报。 芳丛:这里指芳香的茶树丛。翳(yì意):遮蔽,掩覆。湘竹:湘妃竹,斑竹。
从题目可得知,本诗正是重巽上人自采、制新茶送予柳宗元品饮,柳宗元作诗回赠之作。原诗及注释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1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2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3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4 呼儿爨金鼎,余馥延幽遐。5 涤虑发真照,...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柳宗元 唐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